2024年湖南“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启动

来源: 广州日报
2024-06-07 02:21:57

  中新网株洲6月6日电 (张雪盈)在中国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湖南“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6日在株洲炎帝陵启动。百余人共祭中华始祖炎帝神农氏,在体验炎帝陵祭祀典礼中表达敬祖情思和对炎帝精神的景仰之情。

  9时55分,击鼓九通,鸣金九响,鸣炮奏乐,祭祀者庄重地将三牲五谷、时鲜供品敬献于供品台上,全体参祭人员向始祖炎帝虔诚致敬,深鞠三躬。尔后,祭祀人员进入神农大殿瞻仰炎帝雕像和功绩壁画,后行至谒陵广场,举行开午门仪式。

  据史料记载,祭祀炎帝从汉代起就已成习俗,盛大的祭典于宋代便“三岁一举”,明代不下15次,清代达38次之多,系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目前拥有2处世界自然遗产,1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自然遗产,4处国家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国家文化和自然双遗产数量位居中国第一。这些成果得益于湖南坚持守正创新,高水平保护好遗产资源,高质量发展好遗产事业。

  2023年,湖南各遗产地以林长制为抓手,更加注重建立健全保护监管制度,加强执法监管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其中,通道县新出台《通道县农村居民建房联合审批程序》,受理各类建设活动审核申请37起,通过审核9起,否决28起,有效保护了遗产地各类资源;崀山风景名胜区落实全天24小时无间断轮岗巡查制度,打击违法违规建设20起,发放责令改正通知书10份,移交滥伐林木涉嫌刑事犯罪案件1起,彰显了遗产地担当。

  在2023年湖南全省自然保护地质量管理评估中,以遗产地为依托的8个风景名胜区全部获得“良好”等次以上,炎帝陵、南岳衡山、武陵源、万佛山-侗寨、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5个风景名胜区获得“优秀”等次,为湖南省自然保护地自身能力建设提供了经验样板。

  湖南各遗产地还积极探索新模式,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加大了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培育力度,有效助力了乡村振兴,助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据了解,炎帝陵-桃源洞风景名胜区202 3年接待游客46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亿元;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2023年接待游客1475.0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0.58亿元,分别增长47.36%、45.64%。

  “湖南省遗产资源是‘一湖三山四水’生态屏障中最核心的战略资源,是生态强省建设的根基所在。”湖南省林业局副局长李林山指出,作为遗产保护管理者,湖南将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遗产事业发展,全力做好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宣传推广三篇大文章,全面推动湖南遗产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美丽湖南彰显遗产担当。(完)

  相对而言,线下商家的准备显然更加充分。魏奇消费的套餐中,板栗、红薯等在端上来时已经全熟,消费者只需简单加热即可食用,茶品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纯茶或者奶茶。该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期有顾客反映红薯烤不熟或板栗烤焦的情况,所以对食物做了不少细节上的调整,让没有烤制经验的消费者有更好的体验。

  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围绕打造“十个平台、百名院士、千亿基金、万套住房”精品服务品牌,坚持服务跟着企业走,急企业之所急,忧人才之所忧,落实市区助企纾困系列政策,推动政策申报“报备即审批”、项目建设“拿地即开工”,广安门医院大兴基地等31个项目如期开竣投,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离岸创新基地获批。

  清华园车站位于中关村街道三才堂路东侧,2021年被列为北京市首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022年被列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产权单位和管理使用单位为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铁北京局)。为保护、传承、利用好清华园车站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海淀区主动作为,与国铁北京局通力合作,开展了清华园车站保护利用工作。

  同时扩容的还有急诊接诊能力。在“所有医疗机构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对患者进行拒诊”的基础上,国家卫健委要求,对急诊留观的重症患者实现24小时清零收治,把急诊资源更快速地循环周转起来,收治更多重症患者,最大程度实现重症患者的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1月3日,二级市场上,蒙脱石散相关概念股经历了一轮上涨。但截至1月4日收盘,同花顺蒙脱石散板块收跌,跌幅为2.46%。

李怡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