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投资风起,ETF卷起了分红

来源: 北晚新视觉网
2024-06-15 05:16:09

正版缺失催生盗版 电子书侵权恶性循环如何“破题”污污的豆奶视频app下载,

  来源:读数一帜

  新“国九条”进一步强化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在股票分红潮的带领下,ETF的分红也活跃了起来

  新“国九条”进一步强化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在股票分红潮的带领下,ETF的分红也活跃了起来。

  一方面,基金公司在ETF分红潮中你追我赶,已然卷成了麻花。另一方面,一些投资者对于如此高频的分红表示茫然。有人在网络论坛中提问,“有没有高手能指导下,如何修改分红方式?”

  看不懂分红的不仅是投资者,即使是基金从业者,也有提出对当前的分红趋势的质疑。在传统印象中,股票分红很重要,但基金分红的意义更多在于机构投资者端的避税需求。早年甚至有资深基金研究人士提出,普通投资者完全不必关注分红。

  当下的基金分红潮究竟是政策大势下的营销噱头,还是洞察了市场潜在需求的先机?

  有观点认为,基金分红的本质是“将左口袋的钱移到右口袋”,ETF分红是为了降低跟踪误差,而非为投资者谋福利,宣传分红意义不大。

  也有业内人士提出,定期分红在海外已是常见产品,因能同时满足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和现金流需求而受到投资者认可,背后反映出老龄化社会的种种现实场景,成为养老金的补充。过去投资者预期回报偏高,参与权益投资的目标是获得超额收益,但今后现金流会变得更重要。

  ETF分红潮起

  ETF分红正在成为一种新潮流。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6月4日,今年以来目前公募基金已分红669亿元。其中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依然是分红主力,达到441亿元。其次是被动指数基金,今年以来分红48亿元。再次是被动指数型债基,以及债基、REITs等。

  摩根资管是今年最早打出“分红”牌的公司。2月19日,10家公司同时发行中证A50ETF。在一众指数基金大厂中,“新人”摩根以“季度强制分红机制”的形式登场,并以最快速度实现顶格募集并上市。

  紧随其后的是工银瑞信。3月18日中证A50ETF上市当日,工银瑞信发布调整公告,在基金合同中新增了季度分红条款,上市后仅四天就实现了第一次分红。并在后续发行的联接基金中也推出了半年一次分红评估,谓之场内场外“双分红评估机制”。

  宽基ETF开始卷分红,与分红关系更密切的红利ETF岂会袖手旁观?3月,招商基金旗下中证红利ETF修改合同,加入了“季度分红”大军。4月,国泰上证国有企业央企红利ETF发行,也采取了月度分红评定的形式。5月,汇添富港股通红利30ETF在上市当天新增“月度分红评估”的条款。

  从年度到季度、月度,从“至少要有1%超额收益才分红”到“超额0.01%”再到只要超过就可分红,基金公司在ETF分红这件事上,正向着更高频、更低维的方向推进。

  从结果来看,一些分红策略收到了市场端的正反馈。如摩根中证A50ETF,近期规模、成交额、融资买入额等指标均位于同类产品前列。

  需说明的是,基金分红与股票分红在性质和意义上有较大差异。股票分红是股票投资者从上市公司盈利中获得的收益。它既是股东的投资回报,也是反映上市公司财务健康状况的角度之一。而基金分红指的是基金将已实现收益的一部分以现金方式派发给基金投资人,这部分收益原本就是基金单位净值的一部分。

  既然是“将左口袋的钱移到右口袋”,那么基金分红的意义是什么呢? 

  基金公司为什么要卷分红?

  对于主动型基金来说,分红的意义更多在于机构投资者的避税需求。此外,在市场高位以分红形式落袋为安,也可以帮助投资者保住收益,且免去了基金赎回费。不过,后者带来的分红规模远不及前者大。

  而ETF的分红逻辑与主动型基金并不相同。业内人士告诉《财经》,ETF的任务是准确跟踪业绩基准,而基准是不包含分红在内的价格指数。因此当指数基金收到成分股的分红后,就成了相对跟踪基准的“超额收益”。“以往ETF分红更多是为了更好地拟合指数。”

  由于ETF的分红原则是“使收益分配后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尽可能贴近标的指数同期增长率”,因此基金的收益分配不以弥补浮动亏损为前提,收益分配后有可能使除息后的基金份额净值低于面值。

  而如今,ETF的分红目的,又增加了一个——改善投资者持有体验。

  “新‘国九条’中,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万家基金相关人士告诉《财经》,可月月分红产品通过提高分红频率,把上市公司给ETF的红利合理地分配于基民,让投资者切实感受分红的魅力,是顺应当前监管提升投资获得感的实践。从流动性的角度,投资者对于分红现金流的支配可以更加灵活。

  “定期分红机制在海外基金产品中已比较常见,包括季度分红、月度分红等,因能同时满足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和现金流需求,受到投资者认可。”摩根资管基金经理韩秀一说。

  韩秀一介绍,摩根中证A50ETF的分红机制设计参考了成分股以往的分红时间、分红金额,考虑到成分股的派息时间可能会相对集中在某一个或几个季度,但是又希望尽量每季度都能让投资者拿到一部分现金,所以设计了60%的比例下限。“留一点空间做适当调节,力争将分红每季度相对平滑地分配给投资者,为投资者打造稳定的现金流体验。”

  红利潮背后的投资新趋势

  分红型ETF的潮起,也与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心态的变化有关。

  “近两年普通投资者对于高风险资产的接受程度有所下降。公募基金中有两类产品增势显著,一是债券型基金,一是红利策略基金,本质上都体现出客户风险偏好的下降。” 华宝证券零售业务总部联席总经理王莽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

  “过去投资者在一个偏高的预期回报中,参与权益投资的主要目标是获取本土权益资产的超额收益,对待基金分红的处理方式也主要是分红再投资。但今后现金流会变得更重要,这时候分红再投资不再是唯一选项——从现金流规划、强调分红收益开始,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的服务领域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开拓,金融产品的品类变得更丰富,对投资者也是有意义的。”

  王莽认为,红利资产的分红动作可以为投资账户创造持续的现金流。假如这一笔现金流可以规划到月度,则演变成了一个很好的支付场景,与生活费、工资、酬劳等日常生活事务挂钩。

  事实上,ETF分红在日本、中国台湾等资本市场已不是新鲜事。今年3月,中国台湾的一只月度配息(分红)的高股息ETF首发,募集规模超过了1750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390亿元),创下亚太地区ETF首发规模的纪录。

  王莽认为,中国台湾地区大部分高股息ETF都具备“月度分红”的条款,这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现象,也是低利率环境和老龄化社会的产物。

  “在经济、人口的周期性规律下,不同地区的民众对于消费、理财的观念可能会展现出一定的相似性,比如在整个亚洲,现金和存款都是非常重要的家庭金融资产载体。”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台湾地区受追捧的不仅是高股息ETF,还出现了科技+高股息结合的ETF。而当前A股的高息股品种主要聚焦在银行、煤炭、交运、钢铁等行业。

  王莽认为,这和资本市场的产业分布有关,并且将会是一个中长期的情况。“在全球的高股息公司中,科技股正在逐渐成为分红的主力之一,大家耳熟能详的美股科技公司,也都陆续推出了分红计划。不过目前A股科技股指数的股息率普遍偏低,相较于长债利率并无明显 优势,推出科技主题的红利指数可能尚需时日。

  提倡分红不能本末倒置

  实际上,对于基金是否该分红、该怎么分红,业内也有过诸多讨论。

  从当前业内实践来看,对于“ETF究竟该怎么分红”仍存分歧。以分红频率为例,月度分红型产品意味着单次分红金额的摊薄,从而无法实现想要改善投资体验的初衷。当所投资产下跌时,更可能面临无钱可分的尴尬局面。

  “我们也考虑过月度分红,但还是觉得频率过高,难以保证每个月都可以分红,如果宣传每月分红但最终没有落实,投资者体验也会有落差。”华南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从更广泛的公募基金分红话题来说,早年有资深基金评价人士撰文分析,高分红会影响基金投资运作、提高基金交易成本、降低投资者收益。也有观点认为,分红是检验基金运营质量的重要标准,能分多少取决于相对超额收益有多少,因此可倒逼基金公司做好管理工作。

  银河证券在关于基金分红的研究报告中提及,基金分红不能作为衡量基金投资者收益的指标,衡量基金投资者收益的指标应该是基金利润。

  基金利润是指基金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已实现收益与未实现收益两个部分,其中已实现收益是分红的基础。银河证券表示,基金利润大于基金分红,说明基金投资者已实现收益和未实现收益都是正的,基金利润小于基金分红,说明基金投资者已实现收益是正的,但存在未实现的亏损。

  以下为过去三年公募基金利润与分红的对比:

  从上表可以看到,由于过去两年公募基金大面积亏损,权益类基金的利润为负,因此分红收益远远抵不上利润被侵蚀程度。

  “一些基金公司喜欢宣传自己给投资者分了多少红,不如研究下究竟为投资者挣了多少钱。”一位基金投资者评价道。

  “投资者应该理性看待基金分红,它并不是额外收益,而是基金净值的一部分。基金分红后,基金的单位净值会下降,但投资者持有的总资产不变。”王莽说,此外,红利类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投资者不能因为追求分红收益而忽略股票本身的波动,否则整个事情就变得本末倒置。因而,长期投资是持有红利类基金并获得分红收益的主要方式。

责任编辑:杨红卜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