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说】美国想搞“保护主义联盟”?国际社会:损人不利己,不符合任何国家利益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06-01 05:54:46

  中国日报网5月31日电 近日,美国在七国集团(G7)财长联合公报中再次推动其盟友重新讨论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问题。此前,华盛顿方面刚刚提高了一系列针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的进口关税。但是,美国搞“保护主义联盟”的做法公然违背事实和经济原则,无视开放共赢的合作关系,不仅损害了全球消费者的利益,阻挠各国向清洁能源迈进的步伐,也是对自身的伤害。

  美国前财政部长顾问史蒂文·拉特纳(Steven Rattner)认为,美国应该做的是减少贸易壁垒,而不是让它越来越多。在国际贸易中,美国所持的新保护主义思想和立场只会令商品价格更高,使得消费者的选择受到局限,从而危及经济的增长。

  他在刊发于《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的评论文章中指出,美国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和其他商品征收关税的做法,主要目的并非出于经济考虑,而是为了讨好选民。由于美国民众对本国经济状况愈发不满,政客们自然就要寻找“替罪羊”。但是,商品价格会随着关税的提高而上浮,从而导致更多而非更少的失业。

  拉特纳表示,大量研究发现,更高的价格所带来的负担几乎全部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来承受,美国税务基金会(Tax Foundation)的一项分析显示,美国前任政府的关税导致本国流失了16.6万个工作岗位。他还援引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的报告称,2018年至2020年,美国关税目标商品价格的涨幅约为4%,而非关税目标商品价格则下降了1%。

  《纽约时报》评论撰稿人大卫·华莱士-威尔斯(David Wallace-Wells)也在文章中表示,这种规模的贸易保护在半个世纪以前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他写道:“电动汽车保护主义看上去并不像是旨在为美国汽车制造商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市场调整,更像是一堵以将中国出口商品完全排除在美国之外的‘市场墙’。”

  由于自身对中国在可再生能源行业取得的进步感到焦虑,美国借着打击“产能过剩”的幌子,征收巨额关税,并向盟友施压,要求他们与自己行动一致。美国打着“公平竞争”旗号的贸易保护主义,只服务于美国的霸权,却破坏了全球多边贸易体制。

  如果以史为鉴,保护主义所“保护”的只有经济的停滞。美国追求的“保护主义联盟”必然会破坏全球经济和生态健康。美国的短视和双标不会解决自身的工业困境,反而可能加深全球经济的裂痕。

  通过对美国历史上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案例的回顾,拉特纳也发现,在经济低迷时期被描绘成为保护工人、农民利益的加 征关税等保护主义手段往往会引发全球保护主义浪潮,加剧经济萧条局面,严重削弱全球贸易。与之相反的是,自由贸易带来关税的下降,给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带来更加实惠和优质的商品,有助于推动强劲的经济增长。

  德国财政部长克里斯蒂安·林德纳(Christian Lindner)表示说:“贸易战都是输家,不可能赢。”法国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Bruno Le Maire)也指出:“我们绝对应该避免任何形式的贸易战,因为贸易战既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也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也不符合欧洲的利益,不符合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利益。”

  (编译:高琳琳 编辑:马芮 韩鹤)

  【责任编辑:高琳琳】

  兔年年夜饭进入倒计时阶段,今年让餐饮企业发愁的并非是客流。近日,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多家餐饮企业都在招募寒假工,尤其是能在春节期间在岗的人员。记者通过招聘平台发现,许多餐饮企业发布了招聘信息,工作时间基本为2022年12月初至2023年1月底。而高薪资也成了许多企业在春节期间补充人力的重要手段。

  “现在全国有4万多个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220多万人,一旦养老机构发生感染,容易形成聚集性感染,而且老年人感染后,重症风险比较高。”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指出。

  她建议,支持在鄂台湾教师牵头或者参与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推动台湾教师研发成果商业转化,最大限度实现其社会价值;设立“台湾教师融合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台湾教师”专家库,对入库台湾教师提供人力、智力支撑。

  各地要公布违规培训监督举报电话、邮箱等联系方式,发挥好社会监督员等监督力量作用,不断拓展问题线索来源。

  沟通世界,用心讲好中国故事

  不仅是《只此青绿》,近年来很多热门文艺作品和文化热点都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果。一批凝结着创意与匠心的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既保留了中华文化的鲜明底色,又体现出当今时代的鲜明特点,闪耀着“古”与“今”交织、“美”与“潮”交融的光辉,打动年轻人的心,兴起“国潮”风尚,激发更多创新创造活力。年轻人在为中华文化感到自豪的同时,也更加积极主动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富矿里汲取创造养分,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金竣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