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县城“非遗酿酒”:致富路上飘酒香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15 17:47:33

  中新网吉林6月14日电 题:东北县城“非遗酿酒”:致富路上飘酒香

  中新网记者 石洪宇

  14日的吉林省蛟河市微风轻拂。温度、湿度适宜,一处酒厂车间正紧张生产。颗粒饱满的高粱经粉碎、蒸煮、拌曲等步骤,再投入酒窖发酵。工人打开木制酒海,一时间酒香四散。

  59岁的雷广惠守在车间,监督酿酒的每个细节。他随手掂量起一把粮食,感受湿度和温度。当地有“三伏三九(天)不酿酒”的说法,指的是温度、湿度对口味及出酒率的影响。

  雷广惠作为松花湖酒酿造传统技艺的市级非遗传承人,目前在酒厂担任总经理。他自言“一辈子和酒打交道”,17岁接触 酿酒,平时的爱好是品评百家酒,研究每种酒的特点。

  雷广惠酒量不出众,但工人们都称他为“酒神”,白酒入口他就能判断出度数。

  雷广惠介绍,松花湖酒酿造传统技艺逾120年,特点是采用传统工艺酿造,用木制酒海贮存,口感浑厚醇和,且选用的玉米和高粱都是新粮,酒香气十足。

  酒厂每年生产千余吨原酒,对优质高粱的需求旺盛。为了保障供应,雷广惠曾四处寻粮,最终与400多户村民签订种植协议,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进行兜底,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在蛟河市的多个乡镇,每年秋收时运粮车辆会开往酒厂方向。部分村民还从事起粮食存储业务,分担酒厂的仓储压力。

  近些年,白酒市场正发生变化,雷广惠带头成立了研发小组,研究如何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前提下,开发一些“出圈”的产品。

  蛟河地处长白山余脉,盛产药食同源的野果。科研小组研发的果味白酒、蓝莓白酒、人参酒等,受到年轻人的热捧。这也让雷广惠有了培养一名年轻传承者的想法。

  雷广惠介绍,非遗技艺有其独特的商业价值。酒厂生产的60余个品种行销全国,还出口到韩国,年创造产值3000多万元,是蛟河市的支柱产业。“传统技艺也要拥抱变化,坚持学习。”生产高峰过后,雷广惠计划前往外省考察,把自己产品的包装风格更换一下。(完)

  越野摩托车像一个紧急出口,指向外面的自由世界。吴朴慧喜欢骑车出汗、释放压力的感觉,她更喜欢骑车征服一道又一道坎、一个又一个坡、一座又一座山,“到达山顶的时候,再看到下面渺小的车和人,什么烦恼都没了。”

  “处理速度真快,才一会儿工夫,被撞歪的树就被扶正加固了。”家住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孙阿姨在马塍路上发现一棵被汽车撞歪的梧桐树,热心肠的她随即拿出手机通过“西湖码”线上拍照反映。

  李殿中,中科院金属所研究员,专业是研究金属材料,也是“高端轴承自主可控制造”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负责人。作为一名专业人士,他深知轴承对一个国家工业的重要性,尤其是以盾构机主轴承、海洋工程轴承、高铁轴承、风电机组轴承等为代表的高端轴承。“可以说,高端轴承关乎国民经济安全,代表一个国家基础零部件制造水平。”李殿中告诉记者。

  答:2022年4月以来,最高检适时深入总结前期试点经验,部署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开以来,各地结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最高检关于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工作部署和要求,坚持依法能用尽用,在扩大办案规模、提升合规质效、培育典型案例等方面取得新成效。截至2022年12月,全国检察机关累计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5150件,其中适用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案件3577件(占全部合规案件的69.5%),较2022年4月初全面推开时分别新增3825件、2976件;对整改合规的1498家企业、3051人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另有67家企业未通过监督评估,企业或企业负责人被依法起诉追究刑事责任。在适用涉案企业合规的案件中,法定刑三年以上案件及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出轻缓量刑建议的案件所占比例逐步上升。合规办案基层检察院覆盖率不断提高,其中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湖北、广西、重庆、贵州等13个省区市已实现合规办案全覆盖。同时,各地因地制宜,持续培育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例,不断增强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的影响力。根据最高检党组常态化发布涉案企业合规典型案例的要求,我们结合改革试点全面推开后工作形势发展需要,在2022年8月向社会发布第三批涉案企业合规典型案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企业类别、不同案件类型,在近期完成的合规案件中选出5件案例,作为第四批涉案企业合规典型案例对外发布。这批案例各有特点,其中体现了不同方面的典型性、创新性,相信对于警示教育企业合规经营,指导检察机关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推动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的深入开展能起到一定的警示、指导、示范作用。

  新修订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含第1号修改单)中,规范了31类食品的包装要求,极大地简化了商品过度包装的判定方法,严格限定了包装层数要求。

  最近,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科研团队牵头攻关的直径8米的超大型盾构机用主轴承研制成功。这是我国制造的首台套直径最大、单重最大的盾构机用主轴承,打通了超大型盾构机全国产化和自主可控制造的“最后一公里”。据了解,这个重达41吨的主轴承将安装在直径16米级的超大型盾构机上,用于隧道工程挖掘。

徐真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