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糖画非遗传承人40载坚守 让“甜蜜”艺术焕发新生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5-30 22:30:54

  中新网南昌5月30日电(卢梦梦)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幽兰镇的街道上,人们经常能看见一个老人,他可以用糖在石板上绘制出龙、虎、花、鸟、蝴蝶等各式各样的图案,且惟妙惟肖,深得人们喜爱。他就是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幽兰画糖人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南昌市南昌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龚保新。

  糖画,顾名思义就是用糖来作画,是集民间工艺美术与美食于一体的传统手工技艺。今年60岁的龚保新是土生土长的南昌县幽兰镇牌坊村人。1984年,为了改善家庭生活,龚保新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跟着自己的表哥学习画糖画。

  有时,为了一个简单的线条,龚保新要花费好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来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断积累,龚保新从最简单的线条操作,到熟练选用糖块、熬糖、勺绘图案,再到后来有了自己的探索和创新,慢慢做出了名气,生活也得到了一定改善。

  多年的技艺沉淀,让龚保新对糖画技艺的态度慢慢有了转变,从最初为了讨生活到对糖画由衷地喜爱,使他在糖画技艺上有了极大 提升。他结合传统,不仅创新丰富了糖画的题材和内容,还在熬糖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

  “熬糖是门技术活。糖要熬得不冷不热,太热了会焦苦,太冷了不成形。我们熬糖的原材料是祖辈流传下来的家传配方,画出的糖画甘甜美味、香脆好吃,不仅成型快,且不易融化,便于保存,很受孩子们喜欢。”龚保新介绍。

  “众所周知,我们传统糖画的题材有人物、飞禽走兽、文字等,我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立体糖画,如立体飞机、立体鱼、立体眼镜等。”龚保新告诉记者,他还做出了可以装裱保存的糖画,让糖画不再是单一的美食,还可以成为一件艺术作品。

  如今,为了促进糖画技艺传承,让更多人了解糖画、喜欢糖画,龚保新在征得家人同意后,拿出自己大部分积蓄,专门用于糖画技艺的宣传、教育。“我在摆摊制作糖画时,只要有人感兴趣,我都会仔细为他们讲解。如果有人愿意来学,我都会免费传授糖画制作技艺。”龚保新表示。

  龚保新说,他很喜欢手把手教人学画糖画的感觉,那一勺一铲,是一种传承的踏实和希望。谈到未来,龚保新表示:“我要努力把这门‘甜蜜’的传统手艺好好传承下去,让糖画艺术焕发新光彩。”(完)

  据介绍,截至目前,南宁片区累计入驻数字经济企业超4500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超70亿元(人民币,下同);白糖线上交易、灵活用工等平台经济快速发展,特色平台经济营业收入超500亿元,大宗商品交易额累计完成1004亿元。

  而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各种营养品、滋补品等健康类年货也数据喜人。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 尚虹波

  比白云飞早几日返乡的刘思昊,家乡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谈起返乡的感受,他说:“办年货很有感觉。”

  李景是山东滕县(今滕州市)人,1945年参加党领导的民兵联防队,1946年入伍,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战士、迫击炮手、文书等职,参加了鲁西南、孟良崮、兖州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学员、飞行员、中队长、主任、大队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师长、海军副参谋长、海军航空兵副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兼海军航空兵部司令员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国土防空作战,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其中要求,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统一规范“鲜活”“深加工”判断标准,统一规范“整车合法装载”查验标准,统一规范计重设备合理误差认定标准,加强查验方式探索优化,加强通行服务保障,加强配套政策落实。(中新财经)

袁依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