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首展和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纪念封在北京发布

来源: 青瞳视角
2024-06-02 09:02:24

  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6月1日发布消息称,《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首展》和《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第五辑)》两款纪念封,近日在北京国家科技传播中心揭幕发布。

  为展示中国科学家形象、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科技工作者的精神殿堂,开设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的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于2024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正式开馆并举办首展。该馆是全世界首个以国家名义为科学家群体建立的博物馆,首展包括1个主展览和5个专题展,总展览面积约5000平方米。

  为助力科学传播,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中国集邮有限公司特联合发行《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首展》纪念封,纳入中国集邮科技教育编号纪念封系列。“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当天下午,《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首展》纪念封和《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第五辑)》纪念封,在“古韵今辉:跨越千年的中华文明”主题活动上联合发布。两款纪念封设计师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专家等,分别科普讲解纪念封的设计理念、工艺亮点、呈现思路以及相关古代科技发明创造知识。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第五辑)》纪念封一套9枚,主题分别是应县木塔、干支、经脉学说、养蚕、缫丝、提花机、增乘开方法、髹漆、顿钻,分别类属于土木工程、天文、医药学、农学与纺织、数学、材料与制器、机器与仪器。其中,“应县木塔”采用隐形荧光油墨印制,清晰呈现这座世界现存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内部构造,塔内佛像也跃然纸上;“缫丝”则采用丝绸质地纸张印制,可带来真实丝质触感。

  据了解,《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系列纪念封,基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8项,由中国邮政、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科技传播中心共同推出,是中国邮政科学传播系列《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纪念封》子系列。该套纪念封计划发行十辑,每季度发行一辑,旨在展现中国古代科学成就和科技文明,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此次纪念封发布活动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中国集邮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共同主办。主办方透露,《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第六辑,将于今年9月全国科普日前后发行,主题分别 为十二等程律、都江堰、圭表、针灸、猪的驯化、盈不足数、雕版印刷术、扇车、胸带式系驾法;科学家主题系列纪念封也将陆续

  <strong>【光明论坛】</strong>

  编辑丨王迪 张娅喃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3日电 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中医药医疗救治工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介绍,对于轻型、普通型患者,中医药进行治疗可以缩短病毒清除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缓解临床症状。对于有可能转重的患者,及早进行中医药的干预治疗,可以降低转重率。对于重型、危重型的患者,可以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阻断或减缓重症向危重症的发展,促进重症向轻症的转变,减少病亡率。黄璐琦称,对于上述做法的疗效,在去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专家评估会报告里给予了充分肯定。

  次日,全家人紧锣密鼓参观了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中的普宁寺,以及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普陀宗乘之庙。冬日里的承德,游人并不多,少了夏日的花红柳绿,却也别有风情。蒋鹏请了位导游全程陪同,一路上介绍讲解、帮忙拍照,来了场彻底的深度游。“据导游说,疫情期间承德管控非常严格,他们经常好几天接不到活儿,只能去超市打零工。相较前两年,今年元旦已经隐隐看到了客流在逐渐恢复。导游都在期待着今年承德旅游市场能重新兴旺起来。”

  驻澳大利亚使馆:0262283948

  五、7月,由匈牙利著名汉学家和翻译家宗博莉·克拉拉翻译的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匈牙利语版出版。

吴淑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