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湄国家代表走访云南普洱 共探农业环境合作未来

来源: 猫眼娱乐
2024-06-02 16:44:38

  中新社普洱6月2日电 (罗婕)“农业生产不仅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也可通过农业寻找应对气候变化的办法。”缅甸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司副司长山·乌近日在云南省普洱市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澜湄国家需携手加强农业环境合作,分享各国经验,保证粮食安全、拓宽农业发展前景。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 于中国青藏高原,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5月30日至6月2日,“2024澜湄周-绿色澜湄计划:能力建设伙伴关系”活动在中国云南举办。澜湄国家官员、专家学者等30余人走进普洱市,围绕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与绿色价值链构建、气候适应社区、环境质量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等主题开展调研考察。

  普洱市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是北回归线上最大的生态绿洲,2013年获批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

  普洱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世界咖啡种植黄金带”,是中国咖啡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咖啡主产区。澜湄各国代表探访普洱咖啡种植场、鲜果加工厂等,了解咖啡产业为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的绿色低碳转型、可持续管理探索。

  老挝亦有世界知名咖啡产区,种植历史悠久。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院院长利亚内塞·布曼尼万表示,此次看到云南良好的咖啡种植、加工条件,深入了解当地咖企探索咖啡废料、废水等处理方式,“我将把这里环境友好的咖啡生产经验带回老挝。”

  普洱市宁洱县森林面积428.14万亩,林业碳汇资源丰富,是中国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县,开展碳汇造林、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并推进碳汇计量监测和碳汇交易及金融模式示范工程建设。

  缅甸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司副处长昂图汉介绍,缅甸正探索林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推进森林保护区面积增加。宁洱森林覆盖率超过77%,当地探索的碳汇计量、交易和金融模式经验对澜湄国家有重要启发,“希望能跟中国多多取经。”

  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副研究员钱钊晖建议,澜湄国家可将气候变化议题纳入农业绿色发展框架,支持区域绿色可再生能源发展,还可与国际伙伴构建区域农业绿色价值链知识分享伙伴关系网络,探索可持续发展方案。

  此次活动由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中国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云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主办,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云南中心/云南省生态环境对外合作中心协办。(完)

  覆盖国内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00余县(市、区),42个国家和地区数百种品类优秀产品,紧密联动4000余家合作伙伴企业……首届新发地市场年货节,打造多元消费场景,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爱逛的热门“庙会”。

  芦苇曾经是造纸原料,洞庭湖区高峰时芦苇造纸企业有200多家。然而,随着治污力度加大和造纸业持续低迷,大量造纸企业逐步退出,芦苇资源利用问题成为芦苇经营者和当地政府面临的难题,也成为保护洞庭湖生态环境、推进湖区高质量发展的紧要任务。

  换言之,各地在发挥消费券对经济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在改善民生层面的重要价值,要从消费者和企业两个方向入手。比如,有的地方对困难群体发放“爱心消费券”,这样的做法就颇有意义,除了困难群体之外,如果能够对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企业留岗职工、户外劳动者、新业态劳动者等群体,在消费券的发放上更有针对性和倾斜性,也有助于改善这些职工在新春期间的生活。再比如,对当下面临困境的行业企业,特别是这些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如果在消费券使用层面上有所倾斜,也有助于缓解其困难,让其能够“再出发”。另外,也可以考虑在社会民生领域发放消费券,比如养老等。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3日电 题:2022年兵器工业集团利润总额241亿元 同比增长6.7%

其实,无论哪一天过小年

  刘清泉指出,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显示出了在守正中的重要性,“疫情三年来,中医药建立起一道非常完善的屏障,不管是轻型、重型还是危重型病例,都有对应的治疗方法。重症和危重症病例通过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中西医专家一起协同合作,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所以,中医药屏障的建立,在传染病、疫情流行期间对于守护人民的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黄士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