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研究员李婷:“我想‘触摸’月亮……”

来源: 安徽网
2024-06-01 15:03:23

  【新年,我想这么干①】

  光明日报 记者 张晓华

  开栏的话

  在这年轮添新纹之际,光明日报开设《新年,我想这么干》专栏,倾听各行各业奋斗者们的新年愿望、实干计划。无论是追光灯下的名流,还是默默无闻的凡人,他们奔波忙碌,他们坚守职责,他们编织生活,他们各具神采……

  正是这一个个“我”的愿望,描绘出神州最动人的宏伟蓝图;正是这一个个“我”的行动,激荡着时代最雄浑的磅礴力量!

  月壤,让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核集团核地研院)研究员李婷透过显微镜,与地外物质第一次面对面。

  正是这次相遇,让其团队发现了“嫦娥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现月球新矿物的国家!

  “不同于地球样品,月壤的挑选不允许引入外来物质污染,只能靠纳米取样针和颗粒之间摩擦产生的一点静电吸附住样品。”1月16日午后,李婷与记者回忆起那历时两个月的月壤颗粒分挑工作时,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锁骨。

  过去这两年,超高强度、重复上万次的分挑工作造成她锁骨错位,至今还没有完全恢复。

  “能够亲自摸到月壤,所有的苦都值了,我不再是诗意地去想象它。”对科学的热爱,让李婷从乏味的实验和枯燥的数据分析中,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的确,将核技术运用于深空研究,成功发现并确定我国第一个月球新矿物“嫦娥石”,这样的幸福谁人能知!但,这后面,却是更大的挑战——1分钟内,将10微米大小的“嫦娥石”手动转移至10微米的样品台上。在14万个样品颗粒中,有希望检测到“嫦娥石”单晶结构的只有1颗,一旦失败,研究工作将前功尽弃。

  “我们申请的月壤主要研究课题是核能元素和核素研究,同时为发现新矿物做了充分准备。”李婷解释,中核集团核地研院两代人十多年的经验积累、对矿物学体系的谙熟和敏感、充分的练习,让失败发生的可能性无限趋近于零。

  “这几年都泡在实验室,一篇关于矿物研究的学术论文拖欠已久。今年,一定要完成,这个Flag(目标)可不能再倒了!”李婷笑着对记者说,她已经将过去的成绩归零,让心态和自信实现跃迁。

  “‘嫦娥石’只是起点。我和我的同事们正通过‘触摸’月亮,向宇宙更深处挺进……有了发现‘嫦娥石’的经验,我有信心做得更好!”李婷说,“嫦娥六号即将前往月球背面采集样品,如果能够申请到新的月壤样品,我有信心去闯,把更多、更大胆的创新想法付诸实践!”

  此前,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也曾表示,香香在日本深受喜爱,许多人会因为它的离开而感到不舍,但也希望日本民众能够理解,香香身上肩负着保护熊猫和推进繁殖的重要职责。

  近日,天津市科学技术局等6部门发布《天津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提出加强绿色低碳领域人才选拔培养,加大对绿色低碳领域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积极引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3月份将发布中国版的ChatGPT,

  <strong>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经济新方位·今年工作怎么干)</strong>

  下一个念头是,假如编辑终究察觉到了这一点,会不会把我这位大活人记者请走,稿子都交给AI来写,似乎也不是不可以?

  与到店客流显著增加相伴随,不少书店营业额呈爆发式增长。

刘菁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