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金庸的故乡情结

来源: 未来网
2024-06-20 04:11:50

  中新网嘉兴3月12日电(胡丰盛 黄彦君)“查良镛没有上过私塾,一开始上的就是现代小学……从家出发,有一段泥路,路边有池塘柳树,经过一座石桥,再有一段石板路,就到了天仙河畔的龙山小学堂。”傅国涌在其《金庸传》中这样描写少年金庸的家乡。

  金庸本名查良镛,于1924年出生于“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的海宁名门查氏,如今已过百年。其笔名金庸,便是“镛”字拆解得来。

  如今,经过宽阔的农田、清亮的池塘,掠过片片金黄的油菜花,一座黛瓦白墙的传统江南民居立在眼前,这是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袁花镇的金庸故居,于3月12日正式与大众见面。

  走过典雅古朴的前厅,右手边便是金庸出生的房间。

  这是一间不大的卧房,家具却精致讲究:一张古典的实木雕花床,床边摆着做工精美的梳妆台,角落里放几只大木箱。卧房内有一扇小门,通往金庸父亲的小书房。

  钱塘江边、南湖之畔,正好合了“江湖”二字,嘉兴有金庸的“江湖”,也寄托了他最深的眷恋。1992年到2008年间,定居香港的金庸曾六次回乡,再续与家乡的故事。

  离开故土44年后,1992年12月,金庸第一次回乡,参观母校袁花镇中心小学、嘉兴一中,捐赠多处图书馆、读书室,以“大师兄”的身份与学生们交流,并在游南湖时挥毫写下“旧地重游,烟雨如旧”。

  在金庸与故乡的“重 逢”中,潮起潮落的钱塘江,是最难以忘怀的乡愁,他一有机会便去观潮。

  1996年11月,首届金庸学术研讨会在海宁召开,金庸前往海宁盐官观潮,设宴招待与会的十多名专家、学者;1997年9月,金庸与查济民夫妇、杨振宁教授一同前往海宁观潮,随即返回浙江大学;2008年9月,金庸最后一次回乡,前往海宁观潮,留下“天下奇观”题字。

  江南杏花微雨,江畔潮声依旧。在金庸的人生与作品中,故乡扮演着何种角色?

  “一个好的作家,一定能够从家乡、民族的角度体现。金庸对家乡的感情和热爱十分深厚,他的第一部作品《书剑恩仇录》便是以海宁为背景创作的。”中国武侠文学学会会长刘国辉感慨道,无论一个人有多么伟大,他能够得到家乡人永远的热爱,这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故乡的景色与故事,是金庸武侠世界中不变的创作“母题”。

  南湖的水,烟雨楼的风,醉仙楼的酒,钱塘江的潮,都融入了他的笔墨;嘉兴法华寺,新塍小蓬莱,海宁袁花,海盐鹰窠顶,记忆中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景,都被他写入群侠的平行空间。

  再访修缮后的金庸故居,人群来来往往,孩童三五成群。

  “我姓查,以前我家就住在旁边,走五分钟就能到!”故居内,一位8岁金庸“本家”小女孩,骄傲地向探营游客介绍着自己与金庸的“渊源”。

  “这是《神雕侠侣》、这是《笑傲江湖》、这是《射雕英雄传》!”同行的另外一位查女士也与金庸同族,她指着展示墙,兴奋地向孩子讲述金庸的故事,“我们这代人是读金庸长大的,希望下一代也能爱上金庸,从金庸的成长经历中获益,这不但关乎家族认同,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如果一个人离开家很久,在外边住的时间一长,对故乡怀念的感觉就越深……总想老了,再回到这个地方来住。”金庸曾说道。

  只见江湖不见君,蓦然回首君犹在。(完)

  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良好

  疫情居家期间,某小区6楼住户家的孩子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影响了楼下邻居休息。几次隐忍后,楼下邻居终于在居民群里开始了“控诉”。楼上邻居既觉得对方小题大做,又觉得在微信群被指责颜面扫地,于是展开了坚决地回击。“之前说我家孩子吵,嫌我们在家走路声音大,为了配合你,全家人的拖鞋都换成了海绵底,孩子的球都换成静音球,玩具车也都放进储藏间了,平时拖地搬桌椅都是轻拿轻放,已经非常注意了。别听到点声音就认为是我们家好吗?”

  去年,广汽自主品牌“双子星”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合计产销超62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43%。去年埃安完成股改和A轮融资,投后估值超千亿元,成为国内未上市新能源车企中估值最高的企业。

  <strong>(一)恢复期饮食的5点建议</strong>

  三、入境后,请在停留期满前离境。切勿无故逾期滞留,以免日后再次来巴入境受阻。

  自2022年12月22日

李珮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