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累西腓市将2024年设为“中国年”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21 06:32:50

  中新社圣保罗6月19日电 (记者 林春茵)中国驻累西腓总领馆6月19日发布消息称,巴西东北部城市累西腓市近日通过法案,决定将2024年设立为“中国年”。

  累西腓是巴西东北部最大城市。该项法案由巴西诗人、累西腓市 议员佩德罗萨提案,旨在庆祝巴中建交50周年,进一步深化累西腓市与中国各领域交流合作。

  佩德罗萨表示,她由衷欣赏中国及中华文化,并表示累西腓市努力夯实与中国友好关系,愿与中方共同努力,加强双方人文纽带,为两国关系作出新贡献。

  累西腓市议会于4月29日通过该法案,5月28日由市长若昂·坎波斯签署生效。

  中国驻累西腓总领事兰和平表示,该法令充分彰显双方深厚情谊,中方愿与累市各界一道努力,以丰富交流活动庆祝中巴建交50周年。(完)

  反观岛内,仅在西部平原地带修建了350公里的高铁,大部分路段时速约230公里,无怪乎乘坐“复兴号”的马英九先生连连称赞大陆高铁高速便利。

  比如,目前“五一”、端午节假将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4月20日就公开通报了10起典型问题,包括了文化和旅游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金早,辽宁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孙远良,河北省廊坊市委原常委、统战部原部长,大厂回族自治县委原书记谷正海,重庆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原党委书记、总队长陈军等多人。

  从世界范围来看,多数国家对基础研究的资助体系都采用“竞争性项目制+稳定的机构式资助”的双轨模式,但不同国家各有侧重。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以机构式资助为主,美国和中国的体制比较像,以竞争性项目为主,不过大部分科研人员能获得一份“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并由政府兜底,与项目关系不大。多位专家还注意到,近年来,各国都存在逐渐强调竞争性资助,弱化稳定资助的趋势。

  中国当下的基础研究以“中央财政支持”为主,其特点是科研人员主要通过项目竞争的方式获取,这些项目分布在科技部、基金委等不同科研管理机构中,每类项目对应不同的资助额度和周期,项目评审也由政府机构组织临时性的专家委员会进行,这种竞争是全国范围内的优中优选。

  2018~2019年间,时任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局长的郑晓年到中科院各所调研,发现“存量资金”比较大,且科研人员不愿意花存量经费的现象很普遍。“我问科研人员,你为什么把这么多钱留在手上,他说我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争取到经费,没经费就没绩效了。”

  在庄辞看来,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的定位要足够高,可以依托具有良好基础的研究院所或高校去建设,政府给予足够丰裕的稳定支持经费,一种理想的运行模式是参照日本“世界顶级国际研究中心(WPI)”计划。

周雯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