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生态修复“点赞拇指”:珍稀动植物出现 村民吃上“文旅饭”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6-11 07:33:42

  中新网柳州5月22日电:广西生态修复“点赞拇指”:珍稀动植物出现 村民吃上“文旅饭”

  作者 刘俊聪

  从空中鸟瞰,广西柳州市莲花山保护范围被蜿蜒的柳江环绕,形状宛如“点赞”的大拇指。漫步于保 护区内,耳畔鸟语阵阵,满眼皆是绿色,环江滨水大道上的露营地和咖啡馆成为城市民众喜爱的去

  莲花山保护区位于柳州市区,总面积约52.9平方公里,与其它自然保护区不同,该保护区由生产林地转变而成,林木品种单一。2017年8月1日,柳州市通过首部地方立法《柳州市莲花山保护条例》,对此“城市绿肺”进行修复。

  “在生态修复前,莲花山保护范围存在较大面积的桉树纯林,林农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平时管护中使用高浓度灭生性的除草剂和大量化肥,同时桉树砍伐后也会让整片山头变‘秃’,这些管护措施不仅加剧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还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近日,莲花山保护中心生态保护修复科科长姚敦团回忆道。

  “目前,保护区内11000亩的桉树林已改造近4000亩,主要在核心区。在行车主干道穿过的两侧山坡上,我们补植了美国红枫、山楂树、木油桐、银杏等品种丰富的植物,努力将其打造成‘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色’的生态廊道和景观大道。”姚敦团说。

  2020年,姚敦团从市农业部门调任莲花山保护中心,他见证着保护区的一步步“蜕变”,生态系统的逐步恢复,令他格外欣喜。

  “保护工作实施后,不少珍稀的动植物都出现了,我们已监测到极度濒危的鸟类海南虎斑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等,前不久还发现了极度濒危植物李氏报春苣苔,此类植物柳州独有且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这些进一步说明莲花山保护区生态环境是逐步向好的。”姚敦团表示。

  由于面积广阔,莲花山保护区的日常巡查防护也并非易事。为此,保护中心成立近30人组成的生态“护卫队”,每日携带着装备,开着皮卡、摩托,甚至步行穿过齐肩高的草丛,进入林区开展巡查防火工作。

  “在日常巡查防护的过程中,通过宣传和倡导,我们也发现村民们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渐形成,从传统的‘靠山吃山’向可持续发展转变。”莲花山保护中心安全防火管理科科长周军表示。

  如今的莲花山保护区,已逐渐成为融森林景观、滨水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城市近郊风景区。随着风景变美、游客增加,当地村民也吃上“文旅饭”,通过开设樱花观赏林、民宿、农家乐等获得收益。

  “生态环境的修复成效并不会‘立竿见影’,而是一个长达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缓慢过程,需要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姚敦团说。(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22日电 新春佳节送温暖,潮逛朝阳庆新年。今天,朝阳区内新春消费加速回暖。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太原1月23日电 (杨佩佩)“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以这种方式致敬一线工作者。在这特别的日子里,万家团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无私奉献。作为主流媒体,我们有责任讲好他们的故事,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山西交通广播总监陈湘如是说。

  来自北京的戴先生一家三口专程赶来周庄感受不一样的江南年俗。一家人陆续摸了春牛,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个春节假期,广东的刘女士带着家人准备来一个“古镇深度游”,周庄、乌镇、西塘等水乡古镇都在她的“打卡”表上。住进周庄的民宿感受苏州的“人家尽枕河”、品着莼菜羹体味吴地的“莼鲈之思”,在江南的朦胧烟雨中,刘女士一家开心地享受着假期。

  村民陈友华常年在外打拼,今年是他3年来第一次返乡过年。时隔3年,小山村成了国家4A级景区,回村的道路宽阔明亮,停车场停着各地车牌的小汽车。“旅游发展带火了村里的农家乐,我正计划回乡创业,多陪陪家人。”陈友华说。

重点领域协同发展态势良好

<strong>海纳百川的“人文红”</strong>

刘纯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