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多了,当心“干眼症”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17 01:23:47

  【健康讲堂】

  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少人笑称手机已“焊接”在手上。然而,频繁使用电子产品也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常见问题就是干眼症。

  干眼症又叫干眼,是指各种因素引起的泪液质和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或眼表组织病变的一系列疾病。我们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在生产眼泪,每次眨眼的时候,眼睑(也就是眼皮)就像一把刷子,将泪液均匀涂抹在眼球表面,形成一层泪膜,起到保湿润滑的作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眨眼频率为15次每分钟,以此保持泪膜的不间断覆盖。而在使用电子产品时,屏幕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你,注意力高度集中,往往就会不自觉地降低眨眼频率。眨眼次数一少,泪膜本身得不到补充,原本的还会被蒸发减少,结果就是眼球表面直接暴露在空气之中,造成眼部不适,逐渐发展成干眼症。

  哪些群体容易患干眼症呢?干眼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其中女性是干眼的多发群体。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方式相关的因素,如长时间近距离操作视频终端(手机、电脑)、户外活动少、睡眠不足、使用空调、吸烟、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眼部化妆及长时间驾驶等都会增加干眼的患病概率。

  干眼是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引起干眼的病因十分复杂,如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年龄相关的内分泌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环境污染、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眼局部病变、眼部手术和使用药物的影响等。干眼主要分为水液缺乏型干眼、脂质异常型干眼、黏蛋白异常型干眼、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及混合型干眼,其中以混合型干眼较为常见。

  如何缓解呢?首先是针对已知的相关因素进行治疗,如积极改善工作、生活环境,纠正不良用眼习惯,减 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以及改善睡眠质量等;对于因全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干眼,应就诊相关专科治疗原发病;针对干眼的类型和程度,临床治疗手段有药物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使用“人工泪液”“促泪液分泌剂”以及局部“抗炎”滴眼液等,同时可以配合干眼的非药物治疗,即物理治疗如热敷、睑板腺按摩、睑缘清洁以及强脉冲光治疗等,请眼科医生给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疗程根据干眼症状的缓解改善情况而定,有些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的治疗。

  如果有头疼头晕、精力不济等其他身体不适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眼部和全身疾病,如果经检查,是由干眼引起的,建议纠正不良的用眼生活习惯,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持愉悦的心情,并由眼科医生开处药物及治疗。一旦了解干眼的慢性病不致盲的性质和其诱发因素,患者可以调整自身日常生活,定期到医院就诊,提前防治干眼。

  不得不长时间看书、盯屏时怎么保护眼睛呢?建议书本和屏幕放置在眼水平向下约30度并向后倾斜,调整眼与书本、屏幕平面的距离约50cm~70cm,调整合适的光亮度和字体大小,每40~50分钟休息一下眼睛,并进行眨眼训练:首先轻闭眼2秒,然后用力闭眼2秒,最后睁眼2秒,重复1分钟,每天可进行10次。

  当然,叶黄素可以适当补充;眼药水要在医生的建议下合理使用,有些眼药水会引起眼部的副作用,不可乱用、滥用;有的人会使用蒸汽眼罩,但要注意不能温度过高、时间过长,避免烫伤眼睛。特别要强调的是,无论何种护眼模式都不能替代健康用眼习惯。

  无菌包装行业正上演一出并购“蛇吞象”。

  “在重大历史革命题材作品的创作中,我们不仅要正确地、艺术地还原历史脉络,更要发掘出时代的精神力量,找到历史和今天的传承关系,用多元的视角引导观众认识到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通过弘扬那个历史时期的精神,传递符合当下价值观的现实意义。”高希希说。

  从同比看,1月份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0.8%,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4%,降幅与上月相同;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5%,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下降的有15个,与上月相同。

  作为政治目的表达的“民心”概念,可考的表述最早在《诗经》中出现。《诗·节南山》说:“君子如届俾民心阕;君子如夷恶怒是违”。君子执政如临渊履冰,小心谨慎,方能使民众心安;君子治国如一碗水持平,公平公正,人们的憎恶和不满就会消除。从东周开始,合乎民心的理念成为政治正当性的基础,成为政治正义的根据和衡量标准。《国语·周语下》表达:“以言德于民,民歆而德之,则归心焉。上得民心,以殖义方,是以作无不济,求无不获,然则能乐。”百家子学都发展了“民心”的政治理念。老子说:“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帛书乙本和汉简本《老子》第49章),孟子说:“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经过不断演变,由“民心论”表达的政治期望,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的象征性符号。

  北京将积极营造活跃的消费氛围。以“京彩消费精彩生活”为主题,全城联动开展2023北京消费季活动。搭建“2+6+25+N”活动框架,举办启动和收官2场节点性活动,系统组建6大活动版块,打造全球首发节、国潮京品节等25项重点活动,鼓励市场主体自主开展N项促消费活动。全媒体、多渠道、立体化加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宣传,持续深入报道商圈改造、首店首发等热点主题,大力推广市区两级好经验好做法。

  <strong><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经数千年,折射出中华文明的根性内核。中国素有“以民为本”“合乎民心”传统,如何理解此概念?这在政治哲学史中有何注脚可寻?</strong>

汪泰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