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纳入国考地表水断面优良比例达94.1% 为历史最好

来源: 半月谈
2024-06-06 05:05:51

  中新网昆明6月4日电 (韩帅南 施茜)云南省生态环境厅4日发布的《2023年云南省生 态环境状况公报》(下称《公报》)显示,2023年,云南省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纳入国家考核的地表水断面优良比例持续上升至94.1%,为历史最好,劣V类断面比例持续下降至1%,为历史最少。

  《公报》称,2023年云南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向好。508个国考、省考断面/点位中,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III类)的断面/点位464个,占91.3%;水质重度污染(劣于Ⅴ类)的断面/点位9个,占1.8%。

  2023年,云南省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4.6%,其中286个达到Ⅰ至Ⅱ类标准,水质优;无断面水质劣于Ⅴ类标准;主要出境、跨界河流断面水质全部优良;湖泊、水库水质优良率为83.3%,九大高原湖泊水质保持稳定;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7.8%,县级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8.0%。

  《公报》显示,2023年,云南16州(市)所在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居全国前列;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城市声环境、辐射环境质量良好,自然生态环境保持稳定,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所改善。

  据统计,云南省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9科542种,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386种,分别占全国种类总量的48.01%和56.27%,其中有212种野生植物和65种野生动物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全省有国际重要湿地5处,国家重要湿地3处,省级重要湿地29处。

  2023年,云南扎实开展珍稀濒危物种拯救保护,全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率达84.91%,物种群数量稳定增长,野外种群恢复明显,6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稳步实施野生动物危害防控和致害补偿,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年度投保9255万元;开展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与主动预警,2023年全年无陆生野生动物疫情发生;完成森林资源管护任务3.26亿亩。

  《公报》指出,2023年云南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稳定,下一步将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不断完善和提升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完)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习近平总书记以钢铁为喻,形象地指明了团结之于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

  在加强文物科技创新方面,该《方案》明确,实施省级重要文物保护科技项目,开展文物灾害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专有技术体系研究和应用,研发文物预防性保护、文物病害无损微损检测和诊断等关键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重点突破石窟寺、土遗址、古建筑、金属文物、纸质文物的病害探测、原位诊断和防治关键技术。完善文物科技保护网络体系和强化科技对文物保护的引领作用。

  综合考量本案的事发经过、行为人的过错程度、因果关系等因素,对江秋莲主张的有证据支持的各项经济损失124万余元,一审法院酌情支持49.6万元。对于江秋莲主张的其他经济损失,不予支持。

  岁序更替,华章又新。2023年如期而至,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根据要求,全省要建立省、市、县三级中医专家指导联动机制。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组建省级中医巡回专家组及省级中医区域协同医疗队,采用分片包干形式,对各地重症和危重症新冠肺炎救治工作开展巡回医疗、远程会诊、驻点指导。尽快组建市(州)、县(市、区)中医巡回专家组,通过开展培训或远程诊疗方式,指导区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提供适宜的中医药服务。加强家庭医生与签约服务对象联系,做好中药服用跟踪随访。

  气温方面,今年“一九”期间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跃,不少地方气温都较常年同期偏低。不过昨天开始进入“二九”,冷空气势力偏弱,各地气温将在冷空气间歇期明显回升,偏暖将成为主流。

蔡明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