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算数总是马虎出错?专家出招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6-03 06:54:57

  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韦香惠)“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在孩子学习和做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许多家长称之为孩子马虎。

  “马虎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但是这么普遍的现象却从未被科学对待过。” 青少年心理专家宋少卫表示,马虎的现象背后实际上是反映了孩子在大脑中构建的学习系统出现了问题。

  5月31日,中国新闻网走进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小学,开展“少年不烦恼”——“六一”儿童节心理健康公益讲座进校园活动。在活动中,宋少卫详细分析了马虎问题形成的深层原因以及如何解决。

  宋少卫提出“积极学习系统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一套自发形成的学习操作系统,由识别驱动、语义解析、逻辑加工、价值决策和程序定制五个模块构成,是学习知识、技能和形成个人价值观的底层支撑载体。

  宋少卫表示,这套系统的机构就像电脑操作系统一样存在于每个学生的大脑中,支持学生完成不同学科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处理各种问题时,通过识别关键信息、建构知识库以及做出价值决策,从而更高效地解决学习问题。

  例如,字母b和d分不清,数字6会看成9,这些问题实际上是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息识别与驱动机制。“小学一、二年级特别重要的就是要区分形近字或者字符,但有些家长不会放在心上,当成孩子没看清或者没细看就忽略过去,导致孩子的大脑系统里对于这部分信息识别不够清晰。”

  宋少卫表示,识别与驱动需要形成闭环,才能够处理这类问题。他向在座的同学提出建议,如果数学经常出粗心马虎,平时可以做一些读题训练,如果读的时候不顺畅,就说明大脑里的系统已经开始报错,对于这些信息就要加强注意力训练。

  在马虎的问题上,宋少卫特别指出“价值观偏差型马虎”。这类学生往往不愿意承认自己在努力程度或能力水平上有欠缺,而是把马虎当作好用的挡箭牌。

  对于有这种情况,宋少卫表示,只有改变学生内心对马虎的价值判断,认识到马虎是能力差、不用功,学生才会真正愿意改变,接受提高信息识别、逻辑加工等能力的技巧和方法,来努力消除马虎。

  在宋少卫看 来,学习出现问题往往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通过建立学习系统的思维,从而掌握高效学习的方法,实现理想的学习成绩。(完)

  支持者认为,“CBA现在一支球队每赛季注册20位球员,一个赛季42场常规赛,差不多一半球员都没有上场打过几场球,一个赛季就结束了。一个球员如果三、四年没球打,基本就退役了。所以现在应该扩军,增加场次,让边缘球员多打上球,这样才有竞争。”

  据了解,首批6个人才住房项目,共计4422套房源。而申请者的门槛也并不高,需要购房者自身在深圳无房,且具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或二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深圳户籍以及在深圳缴纳社保。

  报道称,法雷尔透露,自己也将在未来几周内前往中国,并与中方官员进行会谈。“我们的计划是:让我们解决和中国之间的问题,但也让我们的贸易关系多样化,”他称。

  4月20日,华为宣布实现自主可控的MetaERP研发,并完成对旧ERP系统的替换。为了表彰在此项目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相关团队和个人,华为在东莞溪流背坡村园区举办了“英雄强渡大渡河”MetaERP表彰会。

  从全年走势来看,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预计2023年核心CPI中枢将会抬升,但其幅度相对可控,从而通胀形势整体温和。不过,下半年核心CPI上冲高度仍值得关注,因去年下半年基数走低,叠加经济修复可能滞后助推新涨价因素。

  这位专家表示,人口学界曾做过研究,中国人的生育观念转变,与人口年龄结构、城乡结构等多种因素有关,不同地区存在梯度差异。东北比全国早10-15年,汉族地区比少数民族早10-15年。从目前的数据变化看,基本符合这一趋势。

王嘉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