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一抹靛蓝深几许 乡村非遗引客来

来源: 舜网
2024-05-31 16:04:36

  枫香染技艺是用枫香油作为防着色剂在白布上作画,之后进行染色的手艺,基本工艺流程分为烧油、画油、染布、煮、漂洗、晾晒等。2020年,枫香染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韦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枫香染代表性传承人。出生在布依族村子的韦丽,从小跟着母亲印染、画画,关于印染的每个细节都融在了骨子里。大学毕业,她选择去旅行社工作,在旅行社工作了近10年,参观学习了各地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或许是对印染的认可和喜爱,近10年的游历学习,促使韦丽决定离职回家乡专业从事布依草木织染和刺绣。她要用自己多年来掌握的草木织染技艺、刺绣技艺创作旅游服饰产品,把自然之色印染在衣服上。物承其美,更要物尽其用。2017年,韦丽在家乡王岗村成立“骆越魂枫香染工作坊”。

  “带团旅游的时候,我每次穿的枫香染衣服和背的包都会被游客称赞,时间久了总有人问这些衣服包包在哪里可以买到,这就是自己民族的东西,必须要有人来做。”说起当初回来开办枫香染工坊,韦丽的神情变得丰富起来。回来以后,韦丽把“骆越魂工坊”定义为一家文化机构,同时承担非遗传承、研学、产品设计、销售等诸多内容,她希望能够激活现代村庄生活中的文化与经济功能。

  乡村地区生活着一大批手工技艺从业者和民俗文化组织者,手艺的传承关键也正在这一大批手工技艺者中。为了更好学习枫香染,韦丽欲拜枫香染第四代传承人杨光成为师,然三顾而不成,最后在他人的帮助下,杨光成才将其收入门下。韦丽经过3年的严格考核学习,正式成为杨光成的徒弟。2022年2月,韦丽被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枫香染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韦丽告诉记者,她一直觉得这门技艺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独特不可复制的,“原本布依族的服饰就很有特色,在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下,这类产品很有市场,带动着周边的发展。”

  王岗村距市中心36公里,2019年入选贵州第一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享有“庖汤第一村”的美誉,以“三盘四碟八大碗”而远近闻名,近几年,枫香染成为游客到村子的重点打卡项目。

  王岗村党支部书记花葵告诉记者,过去这几年,村里面与枫香染工作坊组织非遗体验活动,每年累计接待游客2万人次,另外通过培训当地妇女印染技术,指导她们制作枫香染服饰,作品会统一收购卖到市场上,目前,培训已覆盖新堡布依族乡所有村庄。

  坚持在王岗村做枫香染的同时,韦丽也想把她的经验和方法拓展到王岗村之外的地方。2021年,韦丽来到贵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在与老师们多次交流后,结合枫香染的特点、应用场景,并以学院服装专业的学生为学习主体,在传授枫香染、扎染等技艺给学生的同时,借助学生的新媒体技术和专业设计,探索文旅融合业态,打造一批符合年轻人审美的旅游商品,进一步增强非遗传承的发展活力。

  采访结束的时候,贵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敖露露在韦丽的指导下做好了一条马面裙。整理裙摆间,敖露露告诉记者:“比起服装专业毕业以后进入服装工厂,在这里的学习是一件很有内核的事情,我们自己的东西,要自己来守护。”在敖露露看 来,非遗文化是现代服饰能在时尚潮流中出彩的关键之一。

  一抹靛蓝深几许。韦丽很喜欢枫香染中的“牵藤花”图腾,它连续、不间断,代表长长久久。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在做好技艺的同时,搭好平台、递好梯子,在产才联动中更好助力乡村振兴,这正是乡村非遗在新时代薪火相传的关键。

  中国驻南非大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27-12-3428826

同样人流不断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新疆新源1月2日电 (迪丽巴尔)2023年元旦假期,新疆伊犁州第十七届冰雪文化旅游节举办地那拉提国际滑雪场,上演了雪地火锅,千名游客体验了“冰火两重天”。

  活动现场,来自英国爱丁堡、约旦佩特拉、毛里求斯路易港、乌拉圭埃斯特角、新西兰惠灵顿等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会员城市的市长,通过视频为北京送来了新年祝福。

  众所周知,自从疫情暴发以来,消费一直是受影响最严重的领域之一。随着防疫进入新阶段,消费行业迎来各方期盼的转折点。因此,元旦小长假这个重要节点,也被视为是“后疫情时代”消费复苏走向的一个重要观察窗口。而现在的表现,应该有理由让市场主体对于未来的消费复苏有更乐观的期待。

  三星堆发掘史上第二次拼合

许军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