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碰!高考临近,多地警方紧急提醒

来源: 北青网
2024-06-06 19:00:04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邵萌)“提升专注力、服用后精力充沛、短时间内提高成绩......”近年来,每当高考临近,这些颇具迷惑性的宣传词便会伴随着一种号称“聪明药”的药品受到一些家长追捧。

  中新网注意到,5月以来,已有上海、江苏、山西等多地公安、检察、市场监管部门发文提醒家长、学生,千万别碰“聪明药”。

  “聪明药”到底是什么?

  “聪明药”并非某种特定的药物。目前常见的所谓“聪明药”,主要包括利他林、阿德拉、莫达非尼三类精神药物,在一些家长口中流传最广的是利他林。

  其中,利他林的主要成分哌醋甲酯与阿德拉的主要成分右苯丙胺为国家管制的第一类精神药品,莫达非尼则由第一类精神药品调整为第二类精神药品,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

  根据公开资料,利他林是哌醋甲酯的商品名称,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被广泛用于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和嗜睡症的治疗。阿德拉也主要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以及发作性嗜睡症。莫达非尼是一种觉醒促进剂,主要用于治疗自发性嗜睡症和发作性睡眠症。

  鉴于此类药物的滥用趋势及危害性,2023年10月7日,国家药监局、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加强依托咪酯和莫达非尼药品管理的通知》,该通知中提醒,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应当将莫达非尼作为药物滥用监测的重点品种,密切关注其滥用变化情况,如发现滥用情况及时报告,必要时采取进一步强化监管的措施。

  滥用危害 有多大?

  一些不法分子宣传弱化甚至主动忽视所谓“聪明药”的危害,对于健康人群来说是很危险的。

  “福州公安”微信公众号近日发布的科普文章提到,所谓的“聪明药”具有成瘾性大、耐受性和副作用强等特性。不仅不能使人聪明,服用这类药物后还可能会让人失眠、焦虑、头痛、心动过速等。更重要的是其具有成瘾性,久服可出现依赖性,断药后会出现注意力涣散、精神萎靡、暴躁抓狂等症状。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主任高鸿云此前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指出,在哌醋甲酯是否引起药物成瘾的问题上,正常人为了考试而临时服药,或者ADHD患者平时不服药,考试才服药,或者擅自增加剂量,改变服药方式,或者为了其他目的擅自用药,任何没有适应证、没有医生处方、没按照医嘱用药的情形,都属于滥用,可能带来危害,包括成瘾及不良反应的风险,甚至危及生命。

  那么,走捷径的“聪明药”真的存在吗?国家药监局官网曾在2018年发布提示,其中提到,我国从未批准过任何“补脑”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除了依靠平时的刻苦学习和积累,没有短时间提高智力和学习成绩的“灵丹妙药”。(完)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12月,虎邦辣酱完成A轮融资;2020年12月,饭扫光获深创投上亿元B轮融资;同年,以香菇酱为主打的仲景食品(300908.SZ)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辣椒酱第一股”;2021年,川娃子、加点滋味分别完成A轮、破亿元融资。2022年9月,以“阿香婆”辣酱著称的西安太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宣布完成增资扩股,新引入的股东包括元气森林。

  除了当“电老虎”,“李氏三兄弟”还涉嫌强奸、聚众淫乱、强迫他人吸毒、诈骗征迁补偿等,欺压百姓,巧取豪夺。

  实训基地建成后,将彻底改善技工学校实训场地不规范、工位缺少、职业技术教育实训能力弱、教学质量低等问题,可满足更多农牧民来校学习,进而提高自身技能与素质。在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同时,还可促进当地农牧民就业增收。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地处青藏高原海拔2600米的盆地,青稞酒酿造历史逾700年。目前全县注册商标酒企超30家,各类作坊百余个。2022年以来,当地官方出台三年行动计划,致力于打造“青稞美酒”名片,建设青稞产业振兴示范区。

  由于缺乏经验,第一年特种养殖并未让赵国良尝到成功的滋味,但却让他有了越挫越勇的底气。第二年,他带着满满一本养殖经验笔记,来到海南一家龟鳖特种养殖合作社,针对自己养殖中的实际问题,找到合作社养殖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合作社义务打工学习了半年。

  在渠道上,2015年创立的虎邦辣酱,就另辟蹊径,利用外卖进行推广。80克、50克的小包装以及3-6元的低价,契合了外卖的场景,受到不少年轻消费群体追捧。

羊育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