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放宽落户 进城新政能否让务工者从心动到行动?

来源: 上观新闻
2024-06-09 11:28:00

  进城落户新政能否让务工者从心动到行动?

  受访者期待,进一步统筹社保迁移、公共资源配置、“人地钱”挂钩等举措

  阅读提示

  “来沈阳务工5年多,这是对户口迁移最心动的一次!”5月初,辽宁省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沈阳市进一步促进外来人口落户若干政策措施》,在沈租赁房屋、务工、就学即可落户。了解到最新政策规定后,在沈阳务工的27岁的宋林燕心情非常激动,因为这意味着5岁的女儿明年上小学就有了更多择校范围。

  除沈阳外,武汉、杭州、南京、佛山、合肥等多地也在近期放宽落户政策,吸引更多新市民定居落户。《工人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落户新规为许多进城务工人员增添了安居城市的信心,但户籍迁移后的社保迁移、公共资源配置、“人地钱”挂钩等,是他们期待进一步统筹的关键内容。

  放宽落户给予进 城信心

  2019年,在女儿出生半年后,宋林燕和丈夫从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一同前往沈阳一家餐馆工作。“刚结婚时还欠着5万元外债,想着赚几年钱就回家翻新婚房,没想过在城里落户。”据宋林燕回忆,当时落户沈阳需要考察是否购房、社保年限、学历水平或积分数额等条件,但自己和丈夫均很难达到这些要求。

  随着女儿越来越大,宋林燕希望留下来的想法愈发强烈。她向记者介绍说:“主要是城里的幼儿园更好,公共医疗资源也丰富,女儿的疫苗在社区就近接种十分方便。”

  对落户新规同样心动的,还有在沈阳中辰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当焊工的迟添奇。自2007年从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来沈阳后,迟添奇始终是租房居住,成家后也是如此。“租房就可落户,近亲属随迁也可落户,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逐步放开的落户规定让这个已经在沈阳生活十多年的外来工,开始认真考虑办理户口迁移。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进城落户越来越便捷的趋势下,社保个人账户(包括医疗账户、养老账户以及生育、工伤、失业等)迁转所带来的惠民之处,是进城务工人员对城市吸引力最直观的感受。2023年,张宇回到老家浙江东阳为受伤的眼睛做手术,用医保挂号并实现异地就诊,“没有复杂的申请,也没有报材料,报销费用直接结算到账户”。

  许多进城务工人员和张宇最初的想法相似:“不太情愿把新农合转为城镇职工医保,觉得自己还年轻,在务工地不看病,回老家看病又用不了。”当享受到异地就医报销难度大大降低后,来沈阳工作5年的张宇安心了不少,打算今年把全家的户口迁到沈阳,落户城市。他说:“以后人、户口、账号合一,少了许多折腾和麻烦。”

  进城务工者仍心存担忧

  跨省户口迁移、电子证照互认、临时身份证申领……近年来,我国持续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畅通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渠道。据公安部发布数据,2019年以来,已有5000万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2023年底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8.3%。

  期待租房落户的同时,宋林燕对实际操作层面仍然充满疑问:房主不同意落户怎么办?租赁不稳定的情况下,住址频繁更换,孩子上学怎么办?多名外来务工人员也表示,即使城市陆续官宣“租房可落户”,拿到户口却并非意味着一劳永逸,能否实现“租售同权”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以沈阳为例,记者了解到,除户籍要求外,拥有所属学区的房产是进入重点小学就读的重要依据之一。家长需提供房产证或购房合同等证明材料,证明孩子及其监护人在该区域有稳定住所。而对于原本非沈阳本地户籍的家庭,可选择的学校相对有限,尤其在学位紧张的学区,子女通过租房落户入学并不容易实现。

  人员流动容易,实际身份转变还有一道心里的“关”。许多长期在城市务工、经商甚至已经买房定居的农村户籍人口,对回村养老仍然有所期盼。

  “有时候不落户,不是因为城里不好,而是村里有东西不愿割舍。”胡俊才(化名)曾在沈阳、大连、本溪、鞍山多地的建筑工地务工,一直坚持在老家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他坦言,等“人地钱”挂钩政策更加完善,才会进一步考虑“人”和“户”都进城。

  渐进过程还需完善细节

  “户籍制度渐进改革过程中,还需要把握好细节。”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磊认为,户籍制度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地把外来人口全部变成城市户籍人口,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他看来,需要确保落户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才能释放出政策效果,社保缴纳年限累计、医保迁移等如何渐进还要细化讨论。

  王磊认为,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只是打开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大门,如何让他们在城市实现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显然是更重要的内容,为进城落户人员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生活环境,才能确保他们真正成为城市的主人。

  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司长李慧在访谈中表示,当前我国一些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下一步要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补齐城镇建设中的短板弱项,提高潜力地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水平。

  他提到,始终坚守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改革的“四梁八柱”已撑起,我们要自觉换脑筋、变观念、破误区,找准站位和空间,用激情满格的状态、用豪情满满的信心及时跟进,筑起御敌于千里之外的“钢铁长城”。

  意大利当前的困难处境是谁造成的一目了然。打从它在2019年决定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美国就对它施加了强大压力,恨不得给意大利贴上一个“西方叛徒”的标签。当时《纽约时报》甚至形容意大利是西方世界的“特洛伊木马”,“让中国的经济扩张,可能还有军事和政治扩张,得以进入欧洲纵深”。在意大利政府换届之后,华盛顿认为看到了机会,加紧向其施压。就在梅洛尼访美之前,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柯比就公开“教育”意大利,与中国的经济合作“缺乏回报”,并表示“我们创造了一个替代方案”。

  7月31日,村里已经停水停电,粮食也泡了水,没办法入口。市区的情况稍好一些,有电,但没有燃气,矿泉水已经买不到了,只能靠面包和方便面维持。

  2日傍晚6时,城叔终于拨通了洋泗庄村村支书任保健的电话,对方信号断断续续的,只听见他说:“现在水太大了,我们救援进不去,人员还在陆续转移过程中。”

  8月1日傍晚,澎湃新闻记者跟随救援艇进入批发市场看到,里面水雾很大,路两边不停有人在求救,有人在窗户边,有人在房顶上,有人在卡车顶上,目前的主要救援对象是老人、儿童和妇女,因救援力量不足,仍有很多人被困在市场里。

  齐鲁晚报2008年6月13日的一篇报道提到,郯庐地震带在我国境内延伸2400多公里,是华北地震区的四大地震带之一。300多年前,即1668年,郯城发生8.5级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是我国东部千年罕遇的一次特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学家的研究,像这样的破坏性地震,其原地复发周期在3000余年。处于地震带说明这个地方是地震多发地,但并不能说明这个地方近期一定会发生破坏性地震,市民没有必要恐慌。

葛信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