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桑蚕之乡”从“一棵树”到全产业链 “新丝路”织就“致富路”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20 09:42:05

  中新网山东安丘5月10日电 (吕妍 罗慧敏)5月10日,走进“中国桑蚕之乡”潍坊市安丘市大盛镇,千亩桑园内各个品种的桑葚逐渐成熟,风中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蚕棚内,养蚕户正精心喂养他们的“蚕宝宝”,被细心呵护着的“蚕宝宝”正在茁壮成长,很快就能缫丝做茧。

  “今年桑葚长势喜人,外观色泽饱满、颗粒分明,口感肉质细腻、香甜爽口,目前产业园内4个棚的桑葚都已成熟,按照市场价每斤30元(人民币,下同),一个棚仅销售桑葚一项就可收入3万至5万元。”大盛镇盛恩桑蚕产业园负责人郝发财介绍说。

  大盛镇种桑养蚕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桑蚕之乡”“江北桑蚕第一镇”。史料记载,夏朝时期,大盛镇域内就已开始种桑养蚕,在历史长河的积淀中,养蚕户积累了桑树种植和蚕桑养殖的宝贵经验。

  自2001年起,大盛镇依托地域、土壤及气候优势,引进良种,推广绿色有机种植模式,扶持各村种植桑树、科学养蚕。目前,桑树种植面积4000余亩,种植了台湾长果桑、白玉王、无籽大十等多个品种。

  据了解,大盛镇每年发放茧种4000张,全年产茧48万斤,全镇桑蚕收益2000余万元。在大盛镇,与桑蚕产业有关的企业、种植园有3家,带动从业人员360人,辐射种植户百余户。

  近年来,大盛镇依托丰富的桑蚕资源,从桑葚酒、桑葚饮品、桑枝食用菌、桑叶茶等精深加工产品出发,形成了桑枝、桑叶、桑葚、桑芽等桑蚕加工全方位开发利用产业链。

  随着消费者对桑蚕产品多元化需求愈加强烈,品牌打造成为推动桑葚产业规模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大盛镇盛恩桑蚕产业园依托“牛沐钟声”自有品牌,每年可销售桑树延伸产品15 0多万元,原本不易储藏的鲜桑椹经过烘干加工后,保质期大大延长,经济效益也进一步提高。

  除了在桑树上“下功夫”,村民们还将蚕茧打造成高品质蚕丝被等产品。在大盛海宁蚕丝生产工厂里,雪白的蚕丝经过自动化设备和手工缝制变得精美绚丽。该工厂负责人吴海宁说,加工后的蚕丝蓬松度更高、舒适感更强,品质有了质的提升,通过大盛镇抖音直播基地线上电商平台,不仅销往潍坊各地,还打开了全国市场。

  目前,大盛镇以标准化、规模化为导向,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为依托,通过引进龙头企业、优质项目,提高桑蚕养殖的技术和效率,延伸产业链条。

  大盛镇党委书记臧亮介绍说,桑蚕产业是该镇的标志性产业,今年,该镇在培育优质蚕桑基地的同时,将坚持招大引强、招强引优,开启大盛镇蚕桑产业多业态发展之路,锚定目标,“链”上发力,在已有蚕桑产业发展体系上,加快创新步伐,提高生产双效,不断推进桑蚕全产业链整合发展。(完)

  [#郑州东站回应出站换乘被赋黄码#]#官方回应郑州东站中转换乘# 近日,有网友反映乘火车在郑州东站中转时,无法站内换乘,需出站后再进站换乘,出站后被赋黄码,行程中断。对此,郑州铁路12306回应@中国新闻周刊,由于疫情形势,未恢复站内便捷换乘,出站后由地方防疫人员查验行程码、健康码、落地核酸,符合要求后可进站乘车。被赋黄码需咨询当地疫情防控部门。

  对于公共场所查验核酸的有关要求,在11月17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沈洪兵指出,跨区域流动人员需要凭48小时核酸阴性乘坐飞机、高铁等,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人员需要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核酸。

  中泰宏观陈兴团队表示,在频繁抛储干预下,11月以来猪价涨幅已明显放缓,菜果价格延续回落,预计年内CPI同比可能不会再向上突破,11月CPI环比增速有转负可能,同比增速在高基数下回落,或跌破2%。展望明年,CPI同比增速高点在一季度,但恐难突破3%。(中新经纬APP)

  另一方面,国家疾控局副局长沈洪兵在17日发布会上指出,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进行常态化核酸检测时,只需要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从2019年立项以来,海内外80余个科研单位,400多名科研人员加入了这一项目,其中还包括上述美国开普勒计划的项目科学家,SteveHowell博士,项目目前已通过第二轮工程立项评审,就等科学院正式批准,然后进入卫星工程项目立项综合论证。

  不同于天和节点舱,问天气闸舱的出舱口被设计成了面向空间站的“下方”,航天员从问天气闸舱出舱像是从上往下“钻”,出舱后看到的景象也会大有不同,之前节点舱出舱看到的先是星空,这次先看到的是地球的景象。

吴维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