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堡变奏曲》有多难?冰岛钢琴家:像奥运体操比赛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6-06 21:50:30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 作为当今流媒体平台和音乐厅最受欢迎的巴赫音乐家之一,冰岛钢琴家维京格尔·奥拉夫松曾被外媒形容为“冰岛的古尔德”。3日下午,他在北京分享了《巴赫哥德堡变奏曲》专辑录制及巡演途中的所见所闻。

  奥拉夫松在2023/24乐季的主要使命是全球巡演70多分钟长的《哥德堡变奏曲》,他在上海的《哥德堡 变奏曲》音乐会开票7分钟就销售一空。

  《哥德堡变奏曲》巡演的想法始自奥拉夫松对巴赫的喜爱和二十多年前他对这部巨作的第一次练习。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奥拉夫松初次听到钢琴大师埃德温·费舍尔演奏的巴赫《前奏曲与赋格》,真正感受到了巴赫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同时还是一位优秀的音乐诗人。

  “他的音乐结构可以让人们以特别的方式感知世界。对演奏者来说,也可以通过巴赫以不同的方式做到这一点,所以巴赫是我最爱的音乐家之一。”

  《哥德堡变奏曲》是一首极具挑战性的作品,奥拉夫松形容它足以让钢琴家无处遁形,挑战几乎无所不在,最大的挑战在于对情感的掌控和音乐的处理。他说:“《哥德堡变奏曲》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难演奏的作品之一,钢琴家就像在奥运体操比赛中一样无处藏身。它包含30个变奏,如果第一个变奏以这样的速度演奏,那么下一个变奏又该如何呈现呢?我一直在思考细节方面的问题。当然,这并没有唯一的解决方案,比如不同的速度、幅度和解读可能会产生数百种不同的结果。同时,这首长达70多分钟的巨作,我要如何确保其整体性?这是一个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挑战。”

  今年6月,奥拉夫松首次携《哥德堡变奏曲》在中国举行巡演,除了携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演出舒曼的钢琴协奏曲之外,他在多座城市演奏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是2024年最受国内古典音乐爱好者瞩目的一件大事。刚刚完成了在上海交响音乐厅的独奏会后,奥拉夫松将继续在广州星海音乐厅、深圳音乐厅、香港文化中心等继续他的《哥德堡变奏曲》巡演,整体巡演会在德国汉堡收官。(完)

  加入欧盟、北约,只是西方给予的一种画饼充饥。实际上,起码在俄乌冲突的当下,以及俄乌未能彻底解决边界问题之前,对乌克兰来说,欧盟、北约之梦都是黄粱美梦!

  除了被动接收消息,申军良自己也花了很多心思。他在网约车上贴了寻人启事,提醒乘客关注;他和晓莉不定期开直播、发视频,分享自己的寻亲经验;有人找到了孩子,不知道怎么认亲、怎么处理和养父母的关系,请他陪同走一趟,于是也买了车票跟了过去。

  在例行记者会上提出相关问题的是总台央视记者,而不是一些外媒记者。这显然意味着中国方面相当乐意将这件事公之于众。更须注意,此前一天,中乌两国最高领导人刚通了电话。双方就中乌关系和乌克兰危机交换了意见。

  对此,一名大熊猫研究专家在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大熊猫的1岁,相当于人类的3.5岁左右,由此推算,“小丫”处于青壮年阶段。至于尿毒症的发病原因,有多种原因,包括自身、环境以及食物等,具体发病原因要具体分析。不过,相对大熊猫老龄阶段,幼年、青壮年阶段患尿毒症的发病几率的确较低。

  如今泽连斯基派来了曾经担任过战略工业部部长的帕夫洛•里亚比金出使中国。希望随着乌新任驻华大使的到任,能够进一步加深中国与乌克兰的友好关系。也有益于俄乌未来的和谈……

  通过各种方式向中国刻意展示强硬,近年来成为包括加拿大在内一些西方国家的通病,这一方面是它们的对华认知和心态出了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它们面对国内激进非理性政治势力以及华盛顿霸权的脆弱与软弱。要说“外国干预”,加拿大的确有不少,但它找错了方向,对它干预最大的实则是华盛顿。但这些西方国家不仅没有勇气和能力去纠正自身对华政策偏差和错误,对美国的压力更不敢有反抗,还往往采取纵容和迎合的态度。这导致了美西方对华外交集体性的退化和误入歧途,而加拿大在其中算是个典型。

陈威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