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评理|科技创新“保驾”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护航”美好未来

来源: 千龙网
2024-06-02 11:38:06

  创新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排名第12位;十年前,中国仅排名第35位。

  正如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观点,过去20年里,中国在关键和新兴技术上投入财力、人力和物力,已经从技术闭塞国家转变为创新强国。

  长期以来,外界一直认为中国只能模仿,而不能真正创新。但这一看法是基于美国互联网巨头及其创新产品,主要以满足个体用户需求为特征,未免太过狭隘。中国在基因组学、人工智能及量子计算机等领域的创新成果,是成功调动了国家、社会及财政资源,让中国创新体系的整体表现得以提升。

  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同时,数字经济有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中国在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此外,中国郑重承诺将为人类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贡献力量,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生态文明建 设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之一。

  中国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的发展理念,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中国领导人多次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凝聚共识,汇集力量,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让绿色转型成为人类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新征程。

  本文译自《中国日报》12月21日社论

  原标题:Innovation key to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编译:曹静 编辑:李海鹏

  “6点钟上游要放水,请大家注意安全,及时撤离。”4点半左右,两名身着物业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来到冰面中央,用大喇叭对着人群高声提醒。见无人理会,两名工作人员无奈离开。

  眼下,马涛正在攻克模拟集成电路放大器设计、去除噪声等难题,致力于放大助听器声音信号,这是优质助听器设计的一个“小难关”。在他看来,自己科研的长征路才刚刚开始,计划毕业后投身芯片设计领域,通过混合信号ADC等技术手段制造更为先进的助听器,帮助更多的“马涛们”融入社会,享受更好的生活,追求更大的梦想。

  据浙江气象部门消息,冷空气过后,7日起各地天气情况转好,在高压环流的影响下,风向转为偏南风,阳光加上南风,气温将明显升高。8日至9日,该省大部最高气温可达18℃至20℃。

  在成都,短短的一刻钟能圈出幸福:离家百米的幼儿园、饭后散步的公园、家门口的商业街、转角可见的文化展……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在步行15分钟左右的半径范围内,打造多业态集聚性社区服务圈,满足居民各种日常生活需求——这,就是“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证券日报》记者综合业内专家的观点梳理,四方面因素或是影响债市演绎的重点所在:

  主基地位于杭州的长龙航空,在元旦期间也成为航班量恢复最好的航司,元旦航班量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华夏、天航、海航、国航、祥鹏航5家航司执飞航班量则超过了2022年同期水平。

蔡雅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