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剧《遗失的第24个白键》讲鹭岛故事力助两岸交流

来源: 新闻报刊
2024-06-14 03:42:42

  中新网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 应妮)厦门原创舞台剧《遗失的第24个白键》将于6月15日至16日亮相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接受京城观众的检验,此后还将先后前往广州、杭州、台湾等地巡演。

  《遗失的第24个白键》是2022年闽南大戏院建院十周年之际特别委约台湾果陀剧场创作的舞台剧,该剧采用“三线叙事”的形式,以琴岛钢琴博物馆中一架缺失了中央C琴键的古钢琴为线索,串联起横跨三代人的三段恋情,三条感情线犹如旋律中的复调般叠加流动,共同绘就了一幅爱情、音乐、厦门情怀交织的暖心画卷。

  该剧主创团队汇聚了来自大陆、台湾和香港的优秀阵容,包括台湾果陀剧场艺术总监梁志民、“香港流行音乐教父”鲍比达、台湾作家许弘蔚、金牌服装设计师林恒正等;领衔主演的贾凡和米晨晨均为大陆人气演员。主创团队充分汲取地方文化精髓,匠心打造这部具有鲜明厦门印记、厦门标识,体现浓郁闽南特色,注重创新又接地气的舞台剧,并从中照见厦门与台湾同根同源、人缘相亲、文化相近的历史人文风貌。

  该剧总编导梁志民说:“大陆和台湾的舞台剧各有所长,台湾的表演体系多元灵活,大陆演员基本功扎实悟性好,大家相互影响、彼此交融,不断丰富着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期待大家在华语舞台剧的交流合作中,创造出更多优秀作品,携手开拓更加广阔的华语市场。”

  2023年12月,《遗失的第24个白键》在首演版本基础上进行二次打磨升级,特邀台湾知名演员吕曼茵和实力派青年演员柴仲思 倾力加盟。吕曼茵以精湛演技展现了自己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将剧中林丽老奶奶对过去恋情的追寻与对人生的释怀展现得淋漓尽致。操着一口闽南腔的柴仲思,也为整个作品增添了不少笑点和看点。主创还为该剧量身打造了一支全新主题曲《鼓浪月光》,成为舞台剧情感表达的强劲助力

  过去十余年来,闽南大戏院充分利用厦门与台湾一衣带水的区位优势,除持续推介台湾舞台艺术精品外,还策划举办了两岸艺术节、两岸艺术跨界扶青计划等丰富的交流项目。作为舞台剧《遗失的第24个白键》的总制作,厦门闽南大戏院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罗艳表示,闽南大戏院将持续从厦门独有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发展轨迹中提取素材,探寻并发掘烙印在城市文明的闪光点,用真情实感呈现厦门历史,以舞台艺术凝聚文化自信,打造具有鲜明厦门地方文化特色的剧场品牌和艺文IP。(完)

  记者当日从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方面了解到,上海加强对急诊和住院患者实施中医药分类救治,要求各医院提前配备一定数量的代煎汤剂,对急诊和住院患者第一时间开展中药汤剂干预,努力降低转重率和重症率;同时,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做到一人一策,精准施治。目前,上海市的市级中医医院发挥区域中医医联体作用,形成市区联动的中医专家指导网络。据介绍,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设置的院级专家组,均有中医专家参与,重症病区配置高级职称中医专家。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上海1月6日电 (记者 陈静)保障脆弱人群与急危重症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救治成为近期上海医疗机构最重要的任务。

  江苏省海外联谊会副会长李卫华等在江苏主会场出席活动。李卫华用“通”“融”“共”寄语未来,希望与港澳台同胞一起,在新的一年,将“屏对屏”更多转化为“面对面”,通畅交流,密切联系。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南昌1月6日电 (记者 吴鹏泉)深化生态产业化利用机制、完善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机制、推动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江西持续探索多元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不断释放生态红利。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郑州1月6日电 (记者 韩章云)世界最大断面组合式矩形盾构顶管机6日在河南郑州下线,将用于深圳地铁12号线沙三站的建设。

  四是防范养老机构老年人重症病亡方面。加强在院老年人分级分类服务管理,提供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用药指导、协助转诊等分类分级健康服务。落实和运行好“三个握手”机制,保障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120急救转运、街道(乡镇)一对一对接,确保在院老年人有就医和急救需求时,养老机构和老年人家属知道往哪里送、怎么送、谁来送;有用药需求时,知道药品从哪里开、从哪里买、怎么保障。同时,鼓励养老机构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和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努力做到“应接尽接”。

高孟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