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时代”破解土地制约 浙江首个工业综合体开园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12 01:32:20

SSNI-566链接「ねえc本当に君の家c今誰もいないの」  此前,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也发布消息,通过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中国蔬菜协会、国家气象中心等单位会商分析,预计11月蔬菜供应量较充足。wY5y1-RWMm1RPsU9ukLiHx-“存量时代”破解土地制约 浙江首个工业综合体开园

  中新网杭州3月22日电(郭其钰)3月22日,位于浙江杭州高新区(滨江)的荟鼎智创中心(第一工业综合体)正式开园,系该省首个工业综合体。通过“供地供楼”双轨并行的产业空间保障模式,精准匹配产业用地资源与企业空间需求,推动“有限空间无限发展”。

  在经济大省浙江,各地产业用地陆续进入“存量时代”。以杭州高新区(滨江)为例,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该区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位列浙江第一,但区划面积只有72平 方公里,土地资源仅占杭州0.5%,空间资源不足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

  “建设工业综合体就是高新区(滨江)探索集约利用土地、创新城市工业发展模式,实践‘供地’与‘供楼’双轨并行的重要一招。目前全区规划建设的工业综合体共有4个。”杭州高新区(滨江)区长郑迪当日表示。

  具体而言,工业综合体改革的核心内容是由单纯供地逐步提升为供地供楼双轨并行。建成后根据需求,分层或分幢转让给以新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新企业。对尚不具备供地条件的,以先租后售的方式将工业综合体租赁给企业使用,待企业孵化培育达到受让条件后再行受让。

  如此次开园的荟鼎智创中心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拥有地下机动车位1680个。建成后以成本价出让,按照分幢或分层形式办理产权证,适应不同规模企业空间需求。

  此外,相比于传统的生产制造基地,工业综合体更注重产业生态集成、产业要素集聚、产业链协同。集中配置食堂、咖啡厅、图书室、健身房、大型会议室等服务设施,并引入物业公司专业运营园区,提档工业综合体服务功能。

  当日开园仪式上,首批8家企业入驻荟鼎智创中心,涵盖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

  “入驻荟鼎智创中心为企业减轻了项目建设包袱和成本负担,让我们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与业务发展中,特别是单独办理产权证的模式为大家带来很多便利。”入驻企业觅睿科技董事长袁海忠表示。

  据了解,目前荟鼎智创中心拟入驻企业17家,其中包含14家专精特新企业,旨在打造产业链互联互通的专精特新“朋友圈”。(完)

  一位地方疾控中心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这种摇摆和反复背后,反映出地方核酸检测供需间的错位,很多单位或公共场所在进入时仍要求查验48小时或72小时核酸,也即需求仍在,但核酸点部分裁撤后,供给减少。

  一位不愿具名的公卫专家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在核酸点的设置上,表面看是一个资源优化问题,更本质的是如何开展常态化核酸,其目标是在尽可能缩小核酸检测范围、降低频次的基础上又保证对疫情的有效、精准监测。比如在非疫地区,如果未来核酸采样只面向高风险人群、重点人群,是否还有必要在每个小区内都设置采样点,如果减少,又应该以怎样的密度布局。

  任建明认为,尽管纪检监察专业成为一级学科,被不少高校视作新的增长点,各个高校应该要有长期的战略考虑,尤其对未来培养的人才,也应该有细分的市场。他说,“是面向党政机关的纪检监察机关,还是面向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纪检监察机构,还是面向民营企业廉洁合规管理,是培养师资、博士学术人才,还是培养专业硕士、实务人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