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新旧动能转换期 中国如何推动产业动能焕新?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2024-06-23 03:52:12

  全球绿色低碳领域投资潜力巨大。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介绍,据能源基金会及合作伙伴估计,在未来30多年时间里,据不完全统计 ,绿色低碳领域投资潜力可约达14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到200万亿元,这一数字背后是实体经济中质量、需求、资源、技术、产业、盈利和收入来源等内容的实质性变化。

  邹骥认为,中国宏观经济目前处于增长动能转换的档口,高质量发展要求为全球气候、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稳定作贡献。健全的生态系统和优良环境质量正成为国民财富中日益重要的自然资本,这意味着增长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刻下,绿色低碳发展正在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增长动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指出,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设备制造、绿色投资和市场发展等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绿色创新带动了大量绿色投资,已成为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投资创新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新动能之一。

  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相辅相成。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田智宇认为,统筹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要实现一系列观念转变。需创新能源供需观,打破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分离的传统认识,推动能源供需一体化,深化开放观,在国际竞合中提高发展水平。

  “实现这种转变,中国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在激励约束机制方面,不仅要严格绿色低碳相关约束,也要推动环境、生态、气候等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推动资源环境要素和其他要素一体化优化配置,形成加快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田智宇说。

  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关键期,专家们认为,还可通过政策创新举措,推动产业动能焕新。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原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指出,面对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的机遇,金融机构应以能效为核心,促进技改融资。未来,一方面要发挥好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功能,为不同行业设立专业性担保机构。另一方面,可引入商业保险机构,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贾康认为,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匹配的政策支持,政府应通过产业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来弥补市场缺陷,提升政策合理化水平,并鼓励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绿色转型。

  1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正式生效施行,更多惠企政策出台;前不久,沈阳、南京等6地获批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服务业对外开放按下快进键;鼓励外商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商务部、科技部等21个部门研究提出16条政策措施,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希望与挑战并存。我们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推动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就一定能够实现新征程的良好开局。”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乌鲁木齐2月5日电 (记者 王小军)2月5日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元宵佳节,当日7时许,“快递小哥”李在帅已经收拾好准备出门工作,开启一天的快递配送工作。

  如果说2019年的包乃晅是无知无畏的初生牛犊,那么这次跨越琼州海峡的他则多了一份大哥哥的担当,因为与他同舟的搭档是年仅10岁的小妹妹杨霁歆。杨霁歆来自上海市,为小学四年级学生。刚刚年满十周岁的她在取得优异的学业表现的同时,从小坚持进行网球等体育专项训练。杨霁歆从事皮划艇帆船水上运动训练一年多,虽然时间不算太长,但她对皮划艇充满热爱,并通过自己长期积累的身体素质、刻苦训练的精神、坚毅的意志力、乐观稳定的心态和积极接受挑战的勇气,顺利地完成了此次挑战。无论是在海面上搏击风浪时,还是站在领奖台上的瞬间,阳光灿烂的笑容始终洋溢在杨霁歆脸上。

  “过节的氛围真不错,我带着家人一道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从河南来到哈尔滨的游客高佳佳说。

张惠任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