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艾草”长成山东乡村特色“大产业” 变助农增收“致富草”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09 06:55:35

  中新网济南6月7日电 (孙婷婷)“村里漫山遍野都是野生艾草,每年端午节和农历十月初一前后,村民都会利用空闲时间到山上割艾草送到加工厂。”端午节前夕,泰安市泰山区亓家滩村村民李玲玉和其他村民一起,爬上村子周边的山坡,用手中的镰刀割下一缕缕艾草。这些艾草将被送往车间,加工成精美的艾条、艾绒、艾草坐垫、艾草精油、艾草皂等产品。

  亓家滩村位于泰山东麓,三面环山,一面向水,总面积7000余亩,山林面积5000余亩。其林下漫山遍野的野生艾草资源,是当地艾条加工产业发展的根基和渊源。

  “艾草根系发达,每年可收获两茬,割艾的时候注意留下根,艾草就会一直生长。今年春天我们人工种植了一些艾草,确保了艾草的产量供给。”李玲玉说,村里人对艾草有一种独特的情感,每年端午节前都会上山割艾草,插在门上祈福驱虫,还会用艾草煮鸡蛋、煮粽子。

  亓家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丰告诉记者,泰山周边的野生艾草同其他艾草不同,紫茎、小叶、叶片薄,叶被密布白绒、生长周期长、出绒率低,但清香度好、品质高,提取的艾绒精细度高,疗效要更好一些。

  李丰称,亓家滩村从2017年开始发展艾草产业,在村内建设了艾条加工厂,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包含产品展示厅、加工车间、研学室、艾灸体验室、艾叶干储仓库等功能区域。

  目前亓家滩村与泰山艾茳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成了集艾叶收购、加工、仓储、艾制品销售、泰山艾草文化传播及研学于一体的综合产业链。村企合作增强了产业发展动力,目前村企共同研发艾草产品30余种,年可收储艾草15吨—20吨,产能逐年增加。

  艾草产业的发展,丰富了亓家滩村的产业品系,也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通过厂房租赁、原料销售、销售分红,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余元(人民币,下同)。“现在我们主要采取‘合作社+企业+农户’的运营模式,村里为企业提供厂房、原料,企业负责技术和销售,再加上我们目前开始人工种植,实现了艾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李丰说。

  在淄博市沂源县南鲁山镇,域内现有艾草多功能种植基地1000余亩,落地艾草加工企业2家,发展艾草加工共富站点10余家,带动村民增收200余万元。当地依托当地药材资源和传统种植优势,探索以中草药种植加工为基的共富发展模式,形成了集艾草采收、加工、产品研发和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我们镇生产的艾条、艾茶现在大多是通过 线上电商进行售卖,线下主要是发往济南、淄博等地。”南鲁山镇党委委员耿彪介绍说,艾草产业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在送医下乡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医疗专家团队除了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和疾病诊断服务,还为民众发放特色艾灸和热敷包。

  艾草在中医药理中有祛湿、散寒、止血、消炎等功效,以其为原料加工制成的艾绒条、足浴包、暖身宝、艾灸蒲团等艾产品,是养生市场上的“香饽饽”。记者采访了解到,生长能力强、对环境没有过高要求的艾草,已经成为山东多地乡村发展的特色“大产业”。(完)

  步入黄良新村,宁静、安逸之下,村中小道两旁,造型各异、色彩斑斓、业态多元的“潮店”就是此间“新村民”的筑梦之所。冲煮咖啡的香气、富有“工匠精神”的文创,令秦岭山下的小村庄在社交平台上“出圈”,同时也吸引着都市年轻人从四方而来。

  2022年12月26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施2023年列车新运行图。杭台高铁图定开行列车38对,运力再创新高,并加密往上海方向、开行往武汉等方向的列车,进一步方便了旅客的出行,加速了区域资源流动,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贡献力量。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打出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九部电视专题片忠实记录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波澜壮阔的征程。

  来自广东的许先生在候车室拍下了班车照片留作纪念,他对记者说,自己打算乘班车去河内看望家人,同时作为做跨境业务工作者的许先生表示,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措施的实施以及国际班车的开通,让中国民众赴境外旅游与在境外拓展业务有了更多的兴趣与信心,他正计划邀请朋友同赴越南考察。

  ——实施“乙类乙管”,我们打的是有准备之仗。

  针对春运航班量大、天气复杂多变的特点,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表示,将积极协调航司调配运力、调整机型、安排加飞,加密北京大兴、上海虹桥、杭州、南京、乌鲁木齐等骨干航线,以及丽江、西双版纳、大理、哈尔滨等旅游航线,以满足旅客返乡、旅游等不同需求。

王登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