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向海泉州”网络主题活动举行 大咖齐聚讲述泉州故事

来源: 观察网
2024-06-08 20:40:59

  中新网泉州1月29日电 (吴冠标)“泉州承载了人类古典航海的历史记忆,是串联起古代中国文明、东南亚文明、印度文明、波斯-阿拉伯文明乃至地中海文明的海上明珠。”中国海交史研究会副会长姜波28日在“何以中国·向海泉州”网络主题活动上如是说。

  当晚,数十位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企业家、音乐人等大咖齐聚福建泉州,围绕“耕海千帆竞”“刺桐万国商”“古厝吐新生”“爱拼才会赢”四个篇章,讲述泉州的故事,全方位展示这座“世遗之城”的辉煌历史和文化底蕴,以“向海泉州”作答“何以中国”。

  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回顾当年的申遗历程,泉州申报世界遗产主翻译曾国恒仍心潮澎湃。“当世界各地专家提出‘Emporium of the World’这个概念时,我们这些参与申遗的团队成员眼泪都快落下来了。”

  在曾国恒眼中,泉州能留下如此多的历史遗产并保持活态传承,与老百姓的守护密不可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世遗点洛阳桥边,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先生已经连续扫桥数十年了,洛阳桥仿佛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泉州籍音乐人杨宗南认为,泉州是著名侨乡,拥有分布在世界170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950万人,“向海而生,有容乃大,爱拼敢赢”的精神在泉州籍侨胞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他们又都对家乡有着十分浓厚的感情,关心家乡发展,常常支援家乡建设。

  “有海的地方,皆有咱厝人。这次我带来的这首《咱厝》,展现的就是侨胞及他们浓厚的乡愁。”杨宗南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立足于文化传播、交流、推广、融合去进行音乐创作。“我是闽南人,又会闽南语,做这些是我的使命。”

  泉州市文旅局局长吕秀家指出,申遗的成功大大激发了本土泉州人对文化的热爱。目前泉州世遗已有百名观察员、千名志愿者、万名守护人,泉州文物“活起来”了,泉州旅游火爆“出圈”了。“我坚信,网红 泉州一定会持续长红。”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网络主题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福建省委网信办、福建省文物局、泉州市委网信委、人民网主办,泉州市委网信办、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泉州市文物局、人民视频、泉州广播电视台承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支持。(完)

  在詹德斌看来,伴随着中韩建交后30余年的全面交往,两国民间的各种矛盾也日益增多,有的表现在个体层面,有的表现在国家层面。这些矛盾很多由具体问题引起而发酵,而当这些问题反复出现或长期得不到解决时,自觉利益受损的一方就会对对方产生厌恶情绪。

  商务部公布的数据也反映了这一点。2022年,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4449.5亿元人民币,增长28.3%,占全国36.1%,较2021年提升7.1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通信制造、医药制造领域引资增幅超过一半,达到67.3%和57.9%。

  据4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2.8%,而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5.2%,并产生积极外溢效应。“中国经济正在强劲复苏,这不光对中国意义重大,对全球也同样重要。”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CDF年会上指出,2023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将达到1/3,甚至超过1/3。

  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失、精神迷茫。热衷于烧香拜佛,遇事“问计于神”,这样的党员干部,就是精神上“缺钙”、得了“软骨病”,这种病不仅得治、还得早治。已然丧失信仰、铸成大错的闫学会,面对组织的教育挽救却毫不珍惜,试图通过看似高明的手段来对抗审查。

  在詹德斌看来,伴随着中韩建交后30余年的全面交往,两国民间的各种矛盾也日益增多,有的表现在个体层面,有的表现在国家层面。这些矛盾很多由具体问题引起而发酵,而当这些问题反复出现或长期得不到解决时,自觉利益受损的一方就会对对方产生厌恶情绪。

  据江苏省纪委监委官方公号“清廉江苏”4月21日消息,宿迁市卫健委原主任、党委书记、市二级巡视员刘仰刚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宿迁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陈东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