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外企认为中国市场仍不可替代

来源: 网易网
2024-06-06 10:56:43

  参考消息网12月21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2月20日发表题为《中国是不可投资还是不可替代?外国投资者思考第二大经济体不断上升的风险与回报》的文章,作者为左茂红。文章摘编如下:

  年终岁尾,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在展望未来时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中国到底是不可投资,还是不可替代?

  中国经济体量大、产 业生态系统成熟、中产阶层不断壮大,这一切意味着中国是一个难以放弃的市场。

  美国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中国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主任阿尔弗雷多·蒙图法尔-埃卢说,大多数跨国公司仍坚守中国市场,因为它们认为,中国市场未来五年的需求仍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他说,更多商界领袖讨论的不是离开中国,而是维护在华业务的必要性,“这不仅因为中国是重要的产品和服务终端市场,还是全球供应链的关键环节,而这得益于其高效的工业生态系统”。

  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今年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说,到2030年,代表巨大购买力的中国中产阶层人口数量将增至总人口的近40%,从而增加经济的长期韧性。

  香港瑞典商会主席邬德彬说,中产阶层崛起意味着“为他们提供广泛产品和服务的诱人机会”。

  他还说:“我认为那些有足够勇气坚持下去的外国投资者可能获得巨大的回报。”

  美国嘉信理财集团全球首席投资策略师杰弗里·克莱因托普说,亚洲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不太可能取代中国,尽管很多新投资流向了这个同样拥有约14亿人口的南亚国家。

  印度通过“印度制造”运动吸引了更多的外国投资,但中国2022年的外国直接投资是印度的4倍。

  克莱因托普说:“印度正在投资公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生产率,但该国缺少中国那样的政府支持。”

  泰国国家旅游局局长育塔萨在现场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采访时表示,泰国旅游业界非常高兴中国游客的回归,并已做好全面准备迎接大量中国游客重返泰国,包括基础设施以及其他服务。

  此外,无锡还建立完善重大民生政策统筹协调机制、特殊困难群体常态化探访关爱机制,实施支出型困难家庭成员大额医疗支出帮扶,出台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新政策。失业保险稳岗返还9.2亿元,帮助困难人员就业3.1万人。

  崔洪建指出,2023年欧洲经济复苏需应对内外两大矛盾。除了内部的一连串问题外,外部挑战也不容忽视。其一,若俄乌冲突的紧张局势不能得到缓解,影响欧洲经济复苏的外部负面因素将继续存在,持续的能源高成本状态将进一步影响其经济增长预期,并强化高通胀等固有问题。其二,围绕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等,美欧在贸易及产业上摩擦不断。若双方不能解决相关争端,欧洲投资环境将会继续受到负面影响。其三,欧洲在摆脱对俄依赖、寻求能源来源多元化的进程中可能会出现意外因素,这种不确定性对欧洲来说也是一大考验。

  “阳康”后15天才能获抗体

  从连花清瘟、蒙脱石散,到辉瑞Paxlovid、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一轮轮抢购囤药,都不如“囤”健康来得“实惠”。

  智能青提剥皮机仅用1分钟就能为一筐青提去皮,智能水果去核机4分钟完成1公斤橄榄去核……在新茶饮品牌喜茶的一家门店里,记者看到各类智能设备正在高效运转。

孙治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