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观澜:香港向“无烟城市”迈进 打造健康城市形象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11 00:21:53

  中新社香港6月9日电 题:香港向“无烟城市”迈进 打造健康城市形象

  中新社记者 香卢平

  香港朝“无烟城市”迈进一步。

  控烟成为全球各地政府近年的施政重点之一。在香港,吸烟是导致死亡和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因素,治疗这些疾病占用大量医疗资源。香港现时仍有约58万人每日吸烟,约八成肺癌死亡个案与吸烟有关。更甚者,近年吸烟呈年轻化趋势,加热烟、水烟等烟草产品流入市场,引诱青少年吸食,危害年轻人健康。再者,“二手烟”问题对非吸烟人士造成滋扰,令人防不胜防。

  研究显示,2021年因使用烟草而造成的健康问题,引致相当于每年约82亿港元的经济损失。另有研究认为,吸烟人士若将购买烟草产品的费用转至其他本土消费,避免开支以烟草商利润及购买私烟等形式流出当地,更有利当地经济。

  控烟刻不容缓。特区政府日前建议推出10项短期控烟措施,从供应需求、宣传教育和帮助戒烟等多方面出发,包括引入完税烟标签制度、禁止管有另类吸烟产品、禁止加味烟和俗称“火车头”的边行走边吸烟行为等,措施相对全面、考虑周全,反映特区政府控烟决心坚定。

  有意见称大力控烟会影响旅游或商务客来港意欲,其实此类担忧大可不必。事实上,香港正大力发展盛事经济和推动旅游业发展,打造“无烟城市”、带动“向烟害说不”的风气,无疑有助提升香港国际城市健康形象,为中外游客打造一个空气清新、健康友好的城市环境。

  就如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所言,社会上不吸烟的 人比吸烟的人多,那么不吸烟的人可能介意香港很多人随处吸烟,香港是文明城市,游客和商务人士来港是因为商业机会、旅游景点、美食和各方面的文化等,不是因为要来港吸烟,“我们要建立的是无烟健康的香港,这会吸引更多旅客来港”。

  不过,随着近年烟草税连续上升,贩卖私烟愈发猖獗,新一轮控烟措施实施后或加剧这一现象,因此特区政府在控烟的同时还需要加大力度打击私烟,遏止非法贩卖活动,堵塞“漏洞”。

  王岳还表示,医疗行业由于专业性强,易形成专家型权力滥用的问题。他认为,商业贿赂和过度医疗是影响医患信任基础的两大毒瘤,从这个角度来看,医疗反腐关键是落实“零容忍”,避免侥幸心理存在。

  早在六七年前,郑永春便开始关注中学地理课程的争议。他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学时期参加过全国地理竞赛,博士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也曾参与编写过一些地区的中学地理考题。在他看来,如果只看中国的中学地理教材,“看不出什么问题,可能觉得还挺合理的”,但国外早就将地理课改为了地球科学。

  袁孝亭认为,相比于更改地理课的名字,更好的方式是,单设一门地球科学课程。但他承认,现有高中课时有限,在减负大背景下,现阶段很难进行系统地球科学教育。2013年,教育部委托的相关专家在调研后也表示,除了课时问题,如果单独设立地球科学基础学科,是否要纳入高考科目至关重要——“考,会增加学生负担,不考则会形同虚设”。

  根据新冠病毒感染康复后学生体质实际情况,<strong>取消原定的中长跑项目,该项目所有考生赋满分15分。</strong>今年每个考生需参加三个项目的考试,其中两个项目为必选,一个项目为自选。

  提到,五年来,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10人因违纪违法被查处;地方检察机关3403人因利用检察权违纪违法被查处,其中追究刑事责任340人,杨克勤、蒙永山、张本才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教训十分深刻。

  面对接访,他表示,“有什么问题敞开讲,我们就是来推动解决问题的”。媒体报道,郑栅洁反复强调,要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来访问题当家事,推动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和阅批群众来信常态化。

侯嘉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