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村晚”精彩上演 在村口看见文化的繁荣

来源: 杭州网
2024-06-10 01:46:43

  在村口看见文化的繁荣

  本报记者 徐嘉伟

  近年来,多彩的乡村文体生活受到广泛关注。继“村BA”“村超”之后,四季绽放、遍地开花的“村晚”火热出圈,展现着民间文艺的深厚基础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美好向往。

  火热“村晚”精彩上演

  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上,来自山西省临汾市5个县的400余名农民鼓手呐喊着涌入场地中央,有张有弛、粗犷豪放的锣鼓声让晋南威风锣鼓名扬天下。

  锣鼓,在临汾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几乎每个村都有自己的锣鼓队。在山西省威风锣鼓代表性传承人张勇的印象中,村庄最热闹的时候,就是锣鼓声响起的时候。

  1978年出生的张勇15岁开始学习晋南威风锣鼓,前半生都在和锣鼓打交道,新冠疫情期间才开始接触直播。现在他已经拥有112万粉丝。这次作为“村晚”组织者,他特地将演出地点定在位于村子中心的泊庄大戏台,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摸鼓槌的地方”。在他看来,场地条件更好的舞台有很多,但“村晚”就是要在村里演,让村民们在村口就能享受其中。

  结果也没有让张勇失望,这场没有任何声光电效果加持的“村晚”吸引了三四百名村民来到现场观演。开场2个节目一过,直播间点赞就已突破10万。随着《秦王点兵》《老虎下山》《龙狮闹村晚》等13个节目的接连上演,舞台两侧原本留给演员上下台的“空档”都挤满了观众,还有村民在自家楼房的二楼“远眺”。线上线下,大家共赴同一片欢腾。

  在1000多公里外的湖南省凤凰县,由苗族乐队“苗人三蛮”带来的“我在家乡‘蛮’好的”与这场“鼓声里的临汾”同步举办。

  “苗人三蛮”乐队的“村晚”场地选在腊尔山镇夯卡苗寨篮球场。他们说,家乡对“苗人三蛮”的音乐创作有着重要意义,就像大树要扎根坚实的土地,他们的每首歌都离不开家乡。这也是他们决定要在家乡办一场“村晚”的原因。

  当天,他们带来了《甩粑粑》《大明》《阿三赶场记》等多首讲述苗族生活习俗的原创歌曲。直播间里,来自全国各地超过780万的抖音网友在线上观看了这场独具特色的“村晚”,“湘西特色”“好欢快”“可惜不在现场”等弹幕不时刷过。

  村民成为演出主角

  “村晚”不仅是把舞台搭在村口,演员队伍更是要以村民为核心。据了解,这两场“村晚”共有近200位村民参与演出。

  演出前一天,临汾和凤凰县一个下雪,一个下雨,天公仿佛不太作美。但村民演员们并没有放松彩排,自发清理场地,核对每一条演出细节,干劲十足,因为“这是属于自己的盛会”。幸运的是,两地的天气在正式演出前都好了起来,“村晚”照常进行。

  “我在微信群里发出邀请后,很快就收到了超过300名鼓友的踊跃报名。”张勇说,综合演出节目数量和人数规模的考虑,不得不“得罪”好多鼓友,只能请他们在线上支持。

  在“鼓声里的临汾”现场的表演队伍中,年龄最小的8岁,最大的77岁。其中,传统威风锣鼓《乱撕麻》的表演队伍——曾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的洪洞县威风锣鼓研究会格外引人注目。这次,19名来自洪洞县威风锣鼓研究会的民间锣鼓艺人来到现 场,他们平均年龄超过了60岁。66岁的会长程北成是这一锣鼓节目的“总

  “威风锣鼓,就是我们老一辈身上流淌的血液。”程北成学习传承锣鼓50年,遇到了很多坎坷,始终坚守不移。这次“村晚”他期待已久,他还想带队里的“老头们”登上更多舞台,“打”出更多的威风。

  “苗人三蛮”筹办的“村晚”中,除了他们自己,腊尔山夺西村村民苗鼓队、龙明芳金凤凰苗歌队、腊尔山贺村村民舞蹈队等村民文化队伍也积极参与其中。此外,《舞狮》表演的成员来自附近的两林乡代高村和叭果村,《群舞》的表演者是7位来自腊尔山贺村的宝妈,《苗族盛装》的表演者是从4岁到60岁的两林乡代高村村民,《幺妹住在十三寨》的演唱者是特地请假从浙江台州赶回来的00后美容师唐金凤……大家看到“苗人三蛮”张贴在镇上的“村晚”节目征集单后,纷纷报名,并用多个周末时间进行节目彩排,只为向线上线下的观众呈现出最好的节目效果,展示苗族文化的独特风采。

  “演起来根本没有难度,因为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参与演出的唐翠是一位全职妈妈,平时喜欢跳广场舞,这次“村晚”,她和平时跳舞的几个姐妹穿着民族服饰,走上了舞台,演出前一天晚上,她“兴奋得睡不着”。

  传承推广地方文化

  比起传播数据的亮眼,更让人感到欣喜的是“村晚”背后所体现出的文化传承。

  “我在家乡‘蛮’好的”开场曲是“苗人三蛮”的原创作品《甩粑粑》,这是一首根据湘西本地搬新房到梁上甩糍粑送福的习俗创作而成的歌曲。歌曲结尾,乐队成员在“村晚”现场甩起了糍粑。

  随后,“苗人三蛮”又演唱了讲述当地普通青年生活的《大明》、介绍苗族青年男女表达爱慕的特色习俗的《阿三赶场记》等歌曲。在苗族音乐之外,苗族服饰、苗族舞蹈、苗族腰鼓、苗族舞狮等一系列元素,都向观众尽情地展示苗族文化的秀美多彩。

  演出正酣时,“苗人三蛮”还和张勇进行了一场连麦PK。在这场“隔空切磋”中,“苗人三蛮”和当地儿童一起演唱了改编自苗寨童谣的原创歌曲《秋》;张勇则演奏了一首展现李世民在临汾练兵壮阔场面的经典锣鼓曲牌《秦王点兵》。“这鼓打出了万马奔腾的阵仗。”“这首《秋》让我一秒回到童年。”网友纷纷在直播间点赞、留言,表达对两地主播和传统文化的喜爱与支持。

  和“苗人三蛮”一样,张勇也一直致力于家乡文化的保护与传承。2008年以来,张勇已经走过300多个村庄,收集、记录了1500多首锣鼓曲牌。此次“村晚”中,张勇既安排了传统曲目表演,还创新编排了簸箕节奏、现代流行音乐伴奏等“新花样”。

  簸箕里放上黄豆,结合“摇”“簸”“筛”“掂”“垒”的农事动作,节奏、音调自然流畅。张勇告诉记者,《簸箕节奏》这个节目的灵感来源于1年多前的一次采风,后来他和乡亲们一起创作了一段簸箕视频,在抖音有1亿多曝光,吸引了好多人来合拍演奏,“原来用于收割口粮的工具变成了乐器,奏出属于农村的天籁之音”,这让他很有成就感。

  为了“村晚”,他和乡亲们重新改编了一段新的簸箕音乐,加入唢呐和鼓,演奏了《男儿当自强》《孤勇者》《we will rock you》3首不同风格的音乐,将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做传统文化的人,在形式上一定不能固守‘传统’。”张勇说,他一直在尝试将当代审美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威风锣鼓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艺术形式创新发展,文化艺人才人代出。张勇的“徒孙”乐乐是“村晚”现场年龄最小的女孩,也是《老虎下山》节目中的“领头虎”。在乐乐之外,现场还有一位五六岁的小男孩加入锣鼓队伍当中,成为演出的意外之喜。在张勇看来,锣鼓不分男女,不分老少,只要有人敲锣鼓,就是对锣鼓最好的传承。

  在抖音平台上,像张勇、“苗人三蛮”一样自发在家乡筹备“村晚”演出的才艺主播还有很多。数据显示,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约5000场“村晚”主题直播在抖音上演,累计观看人数达2297万,相当于平均每天有13场“村晚”直播,场均观众超4500人。

  主播办“村晚”,一方面有助于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让地方特色艺术表演通过直播被更多网友关注,助力文化传承发展。抖音直播相关负责人表示,抖音将与中国文化馆协会一道,鼓励更多主播成为“村晚”发起人,让他们成为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参与者。

  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以来,天津市纪委监委紧盯“关键少数”,加强对粮库“一把手”、领导班子成员等关键岗位监督,推动粮食购销领域严格落实任职回避、定期轮岗、干部交流等组织制度,加强关键岗位人员教育监督管理,推动粮食购销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体推进,同步落实。

  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此前制约消费恢复的因素主要是线下消费场景受限、居民消费能力减弱以及居民消费意愿低迷。不过随着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消费场景不断修复,线下接触性、聚集性消费将会逐渐恢复。同时,在稳增长政策支持下,经济将实现温和复苏,带动就业扩大和居民收入增加,从而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在病友群交流中,咩咩发现有很多新群友和自己当初一样,找不到头绪和思路。“我开始试着为大家作简单的答疑,解答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群内组织的“公益MDT(多学科会诊)”给了她成为一名志愿者的契机,“我们一共组织了5期活动,很多病友接触到高水平的诊疗团队,找到了治疗方向,最重要的是找到了走出去的勇气和坚定求医的信念,这让我特别有成就感。”

  “研训、谋战、突破,在探索中不断前行。”这是该营新装备列装以来的跨越姿态。

  为提升春节消费市场人气,广西以“年货大放送·欢乐迎新年”为主题,举办2023广西品质年货嘉年华系列促销活动。广西各地、各重点商贸企业,共同推出八桂优品年货主题展、年货进商圈、大型企业年货大促等活动,以及“年货+商超”“年货+家电”“年货+汽车”“年货+油品”“年货+家装”“年货+金融”等近百场促销活动,打造年货集市,营造浓厚节日消费氛围。

  若以2022年9月30日的总股本90.76亿股测算,本次发行完成后,华泰证券总股本将增加至117.98亿股。根据以上假设测算,在不考虑募集资金使用效益的前提下,发行完成后华泰证券2023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较发行前将有所下降。

周贤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