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张康阳,正式告别国际米兰 !“八年七冠”留下了什么?

来源: 盖饭娱乐
2024-05-26 11:39:10

  足坛豪门国际米兰易主有了新进展。5月25日,张康阳在微博上发表“告别信”,表示“凡事有开始,就会有结束”。这或许意味着,国米的“苏宁时代”正式终结。

  告别信全文如下:

  根据多家媒体报道,因无力偿还一笔本息总额约为3.95亿欧元的贷款,国际米兰现任主席张康阳即将离开。贷款方美国橡树资本官方公告则显示,自2024年5月22日起,由橡树资本管理的基金成为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的所有者。

  此前,橡树资本向身陷财务危机中的国米俱乐部提供一份为期三年的贷款,该贷款于2024年5月21日到期,总额约为3.95亿欧元。这笔贷款以国米俱乐部的股权作为抵押,如果未能在2024年5月21日之前偿还贷款,橡树资本将强制执行国际米兰股权,并成为其所有者。

  据悉,质押的股份不仅包含苏宁持有的68.55%的股份,还有LionRock Fund(狮石基金)31.05%的股份。

  虽然张康阳黯然出局,国米的“苏宁时代”仍值得肯定。

  在此期间,国米赢得了两座意甲冠军、两座意大利杯冠 军和三座意大利超级杯冠军,并在2020年和2023年分别闯进欧联杯和欧冠决赛,国米球迷也因此对“八年七冠”津津乐道。张康阳自己也在告别信中提及,“这八年中,我们一起赢得了七座奖杯,两次杀入欧战决赛,两次问鼎意甲,传奇的第二颗星见证了我们的成功

  在告别信中,张康阳并未透露太多信息,尤其是大家关注的“如何失去了国米”。实际上,据报道,在橡树资本放贷后的三年间,国际米兰的财务状况正在好转,赤字从2020—2021赛季创纪录的2.45亿欧元到随后一年的1.4亿欧元,再降到2022—2023赛季的8500万欧元。考虑到本赛季的成功,国米的财务状况理应进一步好转。

  然而,留给张康阳的时间并不多。有熟悉苏宁和国米的人士认为,张康阳或许一直有着留住国米的初心,但是即便想出售,考虑到国米估值已经较高,“逢高出手”也并不容易。另一方面,张康阳“以贷养债”的模式本身就是冒险,目前的结果也并不十分令人意外。

  回顾八年前,当时风头正盛的苏宁控股集团通过其子公司苏宁体育,豪掷2.7亿欧元高调收购国米,并因当时国米的成绩而不被大多数人看好。

  如今,蓝黑军团在赛场重振雄风,却迎来与苏宁故事的终结。这样的反差与遗憾,是足球的魅力,更应是对中国企业出海的一次深刻反思。

责任编辑:杨赐

  <span>近期,美军方人士持续以中美两军交往中断来渲染中美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最近一次在8月中旬,美国印太司令部副司令斯蒂芬•斯克伦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中国军方正变得“危险的傲慢”,解放军东部和南部战区拒绝与美军印太司令部指挥官进行沟通,推升了美中爆发战争的可能性。</span>

  “管得住”,即商品房预售监管资金必须应收尽收、应管尽管。一是沈阳市房产局在新发放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和售楼处专用POS机收款小票上增加开发项目对应的监管银行和监管账户信息,提示购房人知晓资金监管必要性,主动配合并监督开发企业向监管账户交纳购房款。二是“沈阳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系统2.0”运用技术手段,只接收购房人付款,杜绝开发企业代收购房款,避免体外循环。三是实行区域负责制,各区房产局要加强对本区域内开发企业监管资金缴纳日常巡查。四是加大对违规开发企业和监管银行的处理力度。

  但从解决缓解改造资金压力的角度看,房票有独特价值。李宇嘉解释,一方面,房票安置不需要改造主体支付拆迁安置费用或建设安置房;另一方面,可以拉长与入库开发商(被拆迁人拿房票选房)的结算周期,比如签订销售合同付10%,土地平整完支付20%。这样,前期最大的一块资金投入就解决了,再加上资金投入由市场化资金(信托、私募、更新贷等)变为公共资金投入(专项债、更新基金等),融资成本降低,这样就极大地降低了资金压力。

  在7月16日内蒙古的对接活动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说,“今天的内蒙古产业发展条件优越,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备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

  城中村改造的强度,可能也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般剧烈,从一些城市透露的城中村改造方案中可以看到,往往是拆除重建和综合整治并重。

  明确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要求,切实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要充分认识我国教育面临着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全面应对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人口结构变化给教育带来的挑战,有针对性地解决在建设教育强国上存在的差距、短板和弱项,实现我国教育新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有力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课题。

林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