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花酒都被谁买走了?上交所也想知道

来源: 新华社
2024-06-03 11:05:02

  转自:经济热闻

  今年的“3·15”晚会上,天价“听花酒”被中央电视台曝光,售价高达五千多元直至五万多元一瓶的听花酒也因此广受关注。在两个半月之后,销售听花酒的母公司、上市公司青海春天收到了上交所的年报监管问询函,问询函要求青海春天“分业务列示(2023年)销售收入前20名客户情况”,也就是说2023年买走听花酒最多的前20名客户很可能将被公布。

  据报道,2020年起,一款号称是“高端商务白酒”的听花酒,出现在消费市场上,短短3年时间里,这款听花酒已经初具销售规模。“标准装售价5860元,精品装售价58600元!”这款酒的价格也令人吃惊。“3·15”晚会记者探访了一家听花酒体验店,店内的广告展示:这款酒具有提升免疫力、改善睡眠、保障男性勃起功能、调节生理紊乱、抗衰老等功效。媒体因此质疑听花酒涉嫌虚假宣传,而市场监管部门也在第一时间对其展开调查。

  听花酒被曝光后,销售该产品的母公司青海春天进入大众视野,同时由于听花酒高昂的售价,究竟哪些群体在消费听花酒也颇受关注。青海春天的股价从3月15日收盘价6.57元跌到了5月31日的2.37元,同时,该公司“ 因最近连续3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均为负值,且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3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带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在5月初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而在5月30日,上交所向青海春天发出《关于2023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问询函指向了青海春天的应收账款、预付款、酒水快消业务发展等问题,其中关于听花酒的问题更是被重点问询。问询函指出,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医药行业和酒水业务,去年两项业务共实现营业收入2.07亿元,医药行业保持增长,酒水业务同比下降,“因受到媒体报道及相关部门处罚影响,酒水快消业务发展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重大不确定性。”,问询函因此要求青海春天补充披露一系列信息,其中有一条格外引人注意,即“分业务列示(2023年)销售收入前20名客户情况,包括销售金额、结算方式、回款时间、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商品名称、商品数量、发货地址、收货地址、交易对方名称、是否本年新增客户、注册时间、注册资本、实际控制人、与公司开始合作时间、主要业务联系人等”。因问询函明确要求青海春天“分业务列示”上述内容,也就是说,听花酒的销售很可能将被按照单一业务条线,公开去年的前20名购买客户。另外,上交所还要求公司说明因广告宣传误导消费者被媒体集中报道后,目前酒水业务的线下经营情况,包括目前尚未营业的门店数量、正常营业的门店数量,3月和4月销售数量、销售金额、同比、环比情况。

  (海报新闻·海量财经)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第三个“麻烦”的出现,是在米利谈到伊朗和俄罗斯对美国构成的“军事威胁”时,他警告说,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联盟”正在不断加强,而且中俄拥有“能威胁我们利益和生活方式的特别手段”,美国现在面对的是“两个拥有核武器的大国”。他对出席听证会的美国议员说,中俄正在“走得更近”,“特别在核能力方面”。

  杜兆才出生于1960年3月,曾是一名冰球运动员。2017年6月由田管中心主任出任局长助理,后担任中国足协党委书记。2018年10月升任总局副局长,并负责足球相关工作。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初晓表示,中巴经贸合作进一步加强。该协议让中国与拉丁美洲最大经济体的巴西可以直接进行大规模的贸易和金融交易,不仅便利了中巴贸易往来,降低双方的交易成本,还将刺激双边贸易,提升中国对巴西投资便利性。

  要想将“淄博烧烤”这一文旅IP发挥到极致,还面临不少挑战。烧烤行业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隐患,如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等,当下消费者对烧烤店的环境卫生和食材质量有着较高要求。随着淄博烧烤的知名度不断提升,也可能会面临品牌侵权和盗用等问题,因此还需要加强品牌保护,维护品牌的合法权益。

  历史总有一些令人意外的相似之处。时间拨回到一年多之前,上一次WCBA总决赛,同样是内蒙古女篮和四川女篮狭路相逢,同样是场场激战,而在那一轮系列赛的最后一刻,内蒙古女篮正是以1分的优势赢下了最终的胜利,实现队史两连冠。

  一是人生态度的契合,即个人的价值观与生活态度是否与工作要求、标准保持一致,特别是个人价值能否在工作中得到实现,个人能否在工作中有精神上的收获感与满足感。二是发展预期的契合,应从长远角度审视工作的意义,注重个人成长性,尤其是自己能否从初次就业中认识社会、积累经验、提升自我,从而实现真正成长。三是互动环境的契合,重点衡量自己的性格、处事方式能否适应所选择的行业、单位、平台、团队,良好的人际互动与环境将使得工作事半功倍。四是生存需要的契合,也就是个人短期内看重哪些物质回报,究竟是争取更高的工资,还是注重职业的隐性福利,如住房、保险、假期等等,关键还是要认清个人的潜在付出与工作的实际价值,列出优先级,切忌贪多,做好权衡取舍。

陈逸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