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中国带给世界的礼物(观象台)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6-11 03:59:00

  这样的故事不止发生在冈比亚。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南太平洋地区,越来越多人感受到中国杂交水稻带来的丰收喜悦。统计数据显示,自1979年起,中国在约70个国家和地区研究和推广杂交水稻技术,种子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中国带给世界的珍贵礼物,杂交水稻满载着金灿灿的希望,也传递着沉甸甸的情谊。

  民以食为天。古往今来,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水稻是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主粮。近年来,受人口增长、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仍面临较为严重的稻米短缺问题。杂交水稻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技术。杂交水稻技术既帮助中国实现粮食自给奇迹,也助力多国提高粮食产量,为维护全 球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马达加斯加,经过10多年的推广,杂交水稻累计种植面积达7.5万公顷,平均产量在每公顷7.5吨左右,极大改善当地民众的缺粮问题;杂交水稻的图案还被印在当地最大面额的纸币上。在布基纳法索,过去水稻每公顷产量达到5吨已经是很高水平,从中国引进杂交水稻后,每公顷产量能够达到10吨以上;该国基本实现大米“零进口”。在菲律宾,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00万公顷,每公顷最高产量达到15吨,是当地传统水稻品种的3倍……对许多国家来说,通过种植杂交水稻,“喜看稻菽千重浪”“岁晏有余粮”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据统计,目前全球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约800万公顷,年增产粮食约1600万吨,可以多养活4000万至5000万人口。

  中国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多年来,中国不仅持续向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选育杂交水稻良种,还提供大量农业技术支持,帮助多国加强农业能力建设,为当地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中国研究人员先后赴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缅甸、孟加拉国等国提供建议和咨询,并通过国际培训班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超过1.4万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人才。中国农业和粮食援助还带动数十家企业及科研机构“走出去”,促进农机、化肥、种子等出口,实现互利共赢。正如马达加斯加农业和畜牧业部长哈里菲迪·拉米利松所说:“中国专家是帮助我们实现粮食安全梦想的人,他们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优良的种子,还教会了我们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他们是我们的好朋友,也是我们的好老师。”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说过自己的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更高产;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今天,更多中国科学家正在继续为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发展中国家农业技术的提升而不懈努力。

  寒风中,他们穿行在设备区,看设备外观、构架,查压力、瓷瓶,对设备进行测温,约1小时后,完成当天的第一次全站巡视。

  西藏军区“高原戍边模范营”某驻勤点,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脉中平均气温零下20摄氏度的雪山脚下,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是对这里的真实写照。这两天,驻扎在这里的官兵们踏上了前往海拔6000多米点位的巡逻路。

  不过,疫情以来,包括中国游客在内的赴日韩的外国游客数量断崖式下降,两国旅游业随即“速冻”。

  张永认为,企业最看重的还是营商环境,而当地对中德产业园等外资项目集聚平台的建设,也在这两年释放出了集聚带来的“红利”。“十年前招商,我们是碰到什么招什么,招到什么算什么。”他说,“现在很明确,不是什么项目都要,而是要集聚到产业链上,通过引入优质的企业,带动链的发展”。

  《规定》是我军首部全面系统规范军人勋表管理工作的重要法规文件。坚持根本遵循,深入贯彻习主席关于加强功勋荣誉制度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勋表制度建设根本指导;坚持为战导向,在略章设计、佩戴顺序、佩戴数量等各个方面,突出战时,彰显战功,注重励战,着重体现作战、执行重大任务、艰苦地区服役等特殊经历和荣誉;坚持体系设计,项目设立兼顾全军共同和军种特色,内容设置覆盖功勋荣誉表彰、岗位贡献和服役奉献,样式呈现注重色彩搭配协调美观,体现全局性、整体性、协调性;坚持官兵一致,不论军官士兵、不论职位高低一律以获得荣誉、服役奉献授予略章和确定勋表佩戴排数和数量,充分彰显荣誉面前官兵一致人人平等;坚持继承创新,既注重传承我军光荣历史传统,汲取我军勋奖制度有益经验,大量运用我军红色基因元素,又积极适应新的形势任务创新发展,构建更加富有新时代特色、符合新体制特点、体现新使命要求的军人勋表制度。《规定》的发布施行,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勋表项目管理机制、健全完善的颁发授予机制、顺畅有序的供应保障机制、权威高效的使用监督机制,规范军队勋表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据悉,第七届重庆文化旅游惠民季(冬季)网络惠民活动也持续开展,“惠游重庆”“重演票务”等平台持续推出文化演出、温泉康养、冰雪旅游、夜间文旅消费等多元化惠民补贴,各大平台以“文旅资源+数字体验+惠民补贴”确保春节期间惠民消费活动“不打烊”。截至1月27日,重庆已发放文旅消费补贴498万元,吸引890万人次参与,直接带动文旅消费18.5亿元。(完)

连思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