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对话·大运河丨郑晶:打造“大运河百科全书” 促进世界运河交流互鉴

来源: 宣讲家
2024-06-21 06:39:08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何以如此出圈?“从展品的珍贵性上说,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展品也许并没有那么特别,但我们找准了一个阐释的点。”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说,当前中国博物馆业发展进入百花齐放阶段,催生了一系列新的展陈理念和方式,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结合新兴技术手段、主打沉浸式体验;聚焦年轻受众群体的参观需求,为青少年打造了运河主题的“密室逃脱”,不同于商业密室逃脱寻求的刺激等特点,它更注重教育功能,比如游戏中要求参与者正确掌握运河里帆船的操作方式,才能通过。“博物馆是一个给公众提供终身教育的场所,让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能在博物馆中获得相应的教育认知反馈,我们希望能用新的阐释方法,不断加强与观众的联系,为各年龄段的人群都带来与之需求相匹配的参观体验。”

  十年前,扬州牵头的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伴随着古运河新生,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建”,郑晶说,“申遗成功十年来,三湾地区面貌的不断改变,其背后是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利用所带来的变化。”在扬州正南,古运河左转右绕,形成“三湾”水文景观,“三湾抵一坝”既确保了航运的通畅,又提高了运河上游的水位。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定址三湾,这里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也是大运河文化带上的关键节点。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现有藏品1万多件套,在短短两年内便集中完成了陈列策划、展品征集、展览组织等工作,将万件展品分馆有序陈列。郑晶回忆起博物馆筹备之初的历程,展品中有近年来全国、特别是江苏地区的重要考古新发现,有大运河流域兄弟博物馆提供的数字资源的复制,也有征集来的运河沿线与人民生活联系密切 的展品,从不同侧面反映大运河这一巨型的线性文化

  在展览设计上,这座博物馆里,不仅有纵贯不同历史时期的运河沿线重要节点城市的系列展览,有文化遗产保护的展览平台,在“世界知名运河与运河城市”专题展厅内,威尼斯的狂欢节面具、阿姆斯特丹的运河楼景观、泰国的吉祥雕花、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回旋镖……国际运河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与文化元素也被“搬”进了这座博物馆内。

  “我们希望大运河博物馆能成为世界运河文化阐释和交流互鉴的平台,让走进博物馆的人能直观感受到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保护,也能在关照世界运河的展览中形成交流互鉴。让大运河博物馆的影响力持续放大,更好地实践运河的传播和阐释工作。”郑晶说。

  (记者/顾慧敏 李爱 摄像/夏天 剪辑/奚宇 设计/何君玮 秦宏图)

  美日嘴上说要促进地区和平安全,实则为其整军经武、穷兵黩武寻找借口;嘴上说要维护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实则编织各种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制造分裂对抗;嘴上说要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实则肆意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粗暴干涉别国内政。这些行径已成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的现实挑战。

  鄂中地区

  备好了年货,接下来就等着过年了。对于即将到来的春节,王茂秀也有着朴素的期待。“我的女儿在杭州工作,平时一个月也就回来一次,我就盼着她过年回家,多待一些时间。”她说,女儿最爱吃自己做的菜,每次回来自己都会琢磨为她准备丰富的美食。

  让他欣喜的是,很多委员把读书的所思所想所得转换成大会发言、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变成了建言资政的“金钥匙”“金点子”,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湖南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无论是作为中华文明的独特载体,还是作为东方文明传统都城核心建筑群在城市规划、建筑、景观设计上的杰出范例,都使北京中轴线具有了突出的世界性价值。

  当天,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交往交流处副处长郑立宝向济南、台北两地的台胞拜年,送上新春问候。据介绍,“济台情深‘泉’家幸福”系列活动,以“家文化”为内涵,以“家在济南”为主题,以共度佳节为交流方式,以同胞亲情为情感连接,深化济台融合发展,促进同胞心灵契合。

黄琬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