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140余位专家齐聚内蒙古 共议高原生态保护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来源: 南方周末
2024-06-07 11:20:19

  中新网呼和浩特12月9日电 (记者 张玮)2023“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内蒙古)--高原生态保护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分会,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中外140位专家学者参会。

  蒙古高原是亚洲大陆的一个重要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包括蒙古国全境、俄罗斯和中国部分地区,与中国内蒙古高原为一体。

  会议中,与会专家 围绕高原地区的生态保护与修复,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国际智慧。

  蒙古国科学院地理与地质生态研究所院士德勤贡嘎·道尔吉高特布称,蒙古高原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土地退化、沙尘暴频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严重的挑战。“通过国际产学研用合作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研究效率,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蒙古国科学技术基金会主任道尔吉高楚·敖德格日勒对能与中国的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深入合作,并共同推动高原生态保护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充满期待。

  当日,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与蒙古国科学院地理与地质生态研究所签订学术合作与科研项目联合申请协议,与蒙古国立大学科学学院签订科研和教学合作交流协议,与蒙古国立教育大学数理学院签订地理野外联合实习协议;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合作举办自动化专业高等本科教育项目协议;内蒙古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签订“高原地理四方阵”协作组合作备忘录。

  内蒙古师范大学在本次会议上收获颇丰,该校党委书记李树林表示,通过本次会议,内蒙古师范大学将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化国际产学研用合作,创新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

  内蒙古教育厅副厅长王敏说,内蒙古高校将通过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平台,邀请更多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兼任研究生导师,进一步深化研究生联合培养。(完)

  目前,全国移民管理机构日均检查出入境人员50.1万人次,较实施前上升48.2%,是疫情前的26.3%;日均受理出入境证件34.1万本,较实施前上升129.4%,是疫情前的54.5%。

  刘磊明感慨,中小学教师工作很“细”,他们的贡献往往体现在科组、年级组和学校的集体业绩中,体现在学生的成长中、每一次师生交往中。因此,评价教师工作成绩最朴素、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用质性评价弥补量化评价的不足。“从同事、学生和家长的口碑中,可以大体看到一名老师工作与贡献的实际情况。”

  记者在库车市比西巴格乡科克提坎村采访时,来自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家庭医生团队正在吾斯曼·克热木家为老人检查。

  吉林省政协委员、澳门清华科技海外公司执行董事李云认为,吉林中医药资源丰富,中医药产业居中国领先水平,在中医药理学研究、制药、临床、药物制定标准等方面也有明显优势,这与澳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需求完全契合。

  有气象记录的最旱夏天

  《2022网络文学十大关键词》也反映了创作者生态的变化。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此前的公开数据,中国网文作者数量累计已超2000万人,受“宅经济”推动,网文创作趋于主流化、全民化,“副业”和“跨界”跻身2022网络文学十大关键词。

王淳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