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自远为纪实文学作品作序:一部中国天文发展的文学通史

来源: 人民资讯
2024-06-13 22:06:45

  欧阳自远说,天文观测的每一次重大发现,都不断深化着人类对宇宙奥秘的认识;天文科学的每一项重大成就,都极 大丰富了人类知识宝库;天文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实现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对基础科学乃至人类文明进步带来现实的和长远的深刻影响。

  中国古代天文学相当发达。欧阳自远说,为了观测日月星辰的天象变化,相传黄帝设灵台,夏朝建清台,商代筑神台。早在2300多年前,诗人屈原就发出了“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的“天问”。秦汉时期,司马迁《史记》中的《天官书》可称得上中国最早的天文学百科全书。明代徐光启吸收西方先进天文学知识,对中国传统历法进行改革,编纂《崇祯历书》,使我国天文学汇入世界天文学发展的潮流。近代,我国天文学家孜孜求学、身体力行,中国现代天文学开始起步。1934年紫金山天文台建成,成为我国第一座现代天文台。新中国成立后,紫金山天文台获得新生。北京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国家天文台相继成立。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建成了完整的现代化天文台站运行体系,并在人造卫星、天文仪器、天文观测、天文研究上取得长足进步和丰硕成果。他说,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开启了中国的奔月之旅。之后,嫦娥二号、三号、四号、五号任务成功实施,实现了“绕、落、回”三步走的既定目标。2016年,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落成,突破了射电望远镜的极限。2022年,中国第一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每天24小时对太阳进行不间断、多波段、高质量的观测。

  “天文事业在社会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天文观测的每一次重大发现,都不断深化着人类对宇宙奥秘的认识;天文科学的每一项重大成就,都极大丰富了人类知识宝库;天文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实现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对基础科学乃至人类文明进步带来现实的和长远的深刻影响。”欧阳自远说。

  《向苍穹:中国天文发展三部曲》是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历时3年创作完成的。他为写作该书进行了大量的寻访和采访工作,在行程万里寻访古代天文遗迹的同时,查阅上千万字有关资料,先后采访了方成、苏定强、崔向群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甘为群、赵海斌等首席科学家,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辽东,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八里甸子镇滴水成冰。中铁本桓高速六工区河东隧道建设现场,一台台铲车、货车鱼贯而入,建设者们冒着严寒往来穿梭,掀起了冬季施工的热潮。

  有报道XBB.1.5可能有较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引起国际关注。但美国CDC的监测数据证实,近几周,XBB系列变异株占比增加期间,新冠感染者报告数、住院病例数、死亡病例数并未出现显著增高。

  4日晚的活动,德中文化交流基金会特别请到了青年指挥家范妮、青年小提琴家刘芳蕾、青年钢琴家叶霖带来精彩演奏,他们共献上六首乐曲,分别是《G大调钢琴小提琴奏鸣曲-KV301》《C大调钢琴奏鸣曲Op.53第一乐章“黎明”》《b小调第二叙事曲》《茉莉花》《质数》《爱的旋律》。演奏结束后,嘉宾在动人旋律编织出的美妙氛围中移步展厅参观展览。

  过去两年来,在党争推波助澜下,美国民众围绕堕胎、控枪、移民等问题的意见愈加分裂,日益走向极端化。在严重对立的社会环境中,极端情绪的不断高涨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党争,导致政治暴力事件屡屡发生。

  在龙平平看来,《破晓东方》能帮年轻人认识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过程。

  <strong>战略自主 打造高地</strong>

王登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