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八号乘组将在轨开展多项科学实验 “太空养鱼”将在空间站实现

来源: 股城网
2024-06-11 00:42:02

  央视网消息:从2021年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到现在,三年时间,中国空间站已展开近百项空间科学实验,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此次神舟十八号乘组也将在轨开展多项科学实验。

  作为国家级太空实验室,中国空间站的科学研究设施主要包括密封舱内的14个科学实验柜、舱外暴露实验平台等,支持在轨滚动实施空间天文、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基础物理等科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张伟称:“我们之前大概做了近一百项实验,有四十多个实验的样品已经返回,产出了一些有特色的成果。”

  本次随神舟十八进入中国空间站的实验项目包括生命生态科学实验、材料舱外暴露实验等4项科学实验项目。其中,生命生态科学实验项目把斑马鱼和金鱼藻作为研究对象,“太空养鱼”将有望在中国空间站实现。

  斑马鱼是一种非常漂亮的观赏鱼,大概3—4厘米长,体形纤细,从头到尾有多条深蓝色的纹路,如同斑马一样,所以被称为斑马鱼。这次上天的太空鱼缸里配备有4条斑马鱼,还有金鱼藻,鱼缸是密闭的,装满了水,斑马鱼需要的氧气全部由金鱼藻的光合作用产生,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喂食、温度控制、光照控制等,还可以收集鱼卵,将来由航天员带回地面,供科学家进行进一步研究。

  作为一种典型的模式实验动物,斑马鱼与人类基因组有超过70%的相似性,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空间站除了航天员以外迎来的首种脊椎动物。

  张伟称:“斑马鱼和金鱼藻形成一个小型生态,同时斑马鱼还是一个非常小的脊椎动物,我们要研究脊椎动物在太空的骨丢失,做肌肉萎缩的研究,形成一个系列化的研究。”

  据介绍,通过2023年的广泛征集,中国空间站征集到近千个科学项目,遴选出100余项,正在分批立项,预计分别通过天舟八号、九号和十号飞船上行实施。

  张伟介绍:“目前比较有意思的,我们将要上小鼠,这些小老鼠要在上面进行饲养,然后把它返回。返回以后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包括骨丢失、肌肉萎缩,包括免疫力、神经,相当于全方位对小鼠进行一些研究。通过对小鼠深入的研究,实际上对未来人在太空的长期生存非常有意义。”

  相比于中国其他地区,长三角地区有更加迫切的养老产业发展需求。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副主委、上海嘉成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股份公司董事长史和平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的活力老人不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还有更多精神需求,很多老人开始选择旅居式养老,实现健康养生和调养身心的多重目的。”

  《举报奖励办法》明确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机构、参保单位、中介机构和个人欺诈骗取、套取挪用社保基金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4大类:

  国家移民管理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刘海涛表示,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对优化中外人员往来做出安排以后,国家移民管理局也对此研究制定了优化移民管理的政策措施。1月8日实施以来,从监测情况看,出入境人员数量呈现稳步增长、有序恢复的态势。

  调查显示,大部分商超企业预测今年春节米面粮油、调味、蔬菜的销售同比去年将稳步提升,水果、肉类将销售或将大幅增长,速冻料理类商品、预制菜、火锅涮货等冷冻食品的销售预计或有增长潜力。

  据悉,1月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做好新冠重点人群动态服务和“关口前移”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各地要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配备数量适宜的氧气袋、氧气瓶以及制氧机等设备,确保能够及时为门诊患者、居家治疗患者及养老机构老年人提供氧疗或氧气灌装服务。增加指夹式脉搏血氧仪配备数量,确保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至少配备20个以上、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至少配备2个以上,及时为就诊和住院患者开展血氧饱和度监测。

  胡衡华介绍,2023年要推进川渝全域联动发展。加强双城合作、双核联建,共建成渝跨境公路运输联盟、内陆无水港、重点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共同培育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软件信息、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等产业集群,争取中欧班列(成渝)、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等支持政策落地,完善政策协同和利益共享机制,提升双核发展能级。

林建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