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龙舟巴西上水 端午寄乡情

来源: 齐鲁壹点
2024-06-11 14:22:27

  中新社圣保罗6月9日电 题:中华传统龙舟巴西上水 端午寄乡情

  中新社记者 林春茵

  “桨拿起来,明明是在水深面广的巴西水库,我却好像回到了弯弯曲曲的、几百条船拥拥挤挤往前冲的温瑞塘河。”浙江温州籍旅巴侨胞冯寿林9日在巴西圣保罗对记者如是说。

  当天水库风平浪静。三艘由巴西瑞安商会自“龙舟之乡”中国浙江瑞安购得的中华传统龙舟,依循端午龙舟上水古制,点睛披红,擂鼓起龙,踏一路红毯直达码头,金身红鳞,昂然出水。

  作为将中华传统龙舟首度带到巴西的主推手,巴西瑞安商会会长娄建权对记者表示,巴西距离中国很远,侨胞外出打拼不易,最有家乡味、最聚家乡情的龙舟最能慰藉乡情。

  去年,巴西侨界首度组织龙舟体验活动,并号召筹建巴西传统龙舟队。曾在家乡划龙舟15年的冯寿林感慨道,“DNA动了”。

  “(家乡)年年龙舟赛,五六百条龙舟齐聚老家温瑞塘河,我对这些有点懂,也比较热爱。”冯寿林告诉记者,2008年他去乡来到巴西,在圣保罗25街经营杂货,已有16年。

  这一年间,巴西瑞安商会出资数十万元人民币组建龙舟俱乐部。冯寿林领衔出征,担任瑞安龙舟俱乐部“总教头”。从选购龙舟到训练划手,再到担纲“女神”队“有安全感”的舵手,他带出两男一女三支队伍。

  龙舟上水,鼓锣齐动,桨片翻腾,水逐浪飞,岸上呐喊声、喝彩声震天。旅巴侨胞们在船头插上中巴两国国旗,蛟龙飙动,旗帜猎猎,更是鼓舞士气。

  在现场,冯寿林指导划手们龙舟桡法,“听锣听鼓看指挥,不论力气大小,齐了船才走。以身带手,如果只靠手,一划就酥掉了。”

  冯寿林说,划手讲究团结整齐、不轻言放弃,在背井离乡的南美,侨胞们互相强调这一点,又往往别有感受。

  “即使远在南美,我们温州乡亲龙舟情结从没断过。”冯寿林告诉记者,阿根廷、智利侨胞也从国内订制传统龙舟,一是抱守传统,除船体是玻璃钢外,龙头仍采用古制的木雕,二是国内工业发达,船体、桨板工艺非常精湛,“桨轻灵活,重只有2两左右,全世界都来抢订单”。

  作为中国龙舟名城,温州去年承办了亚运会龙舟比赛项目,瑞安也在今年重拾民间龙舟竞渡。今年温州全域1300多艘龙舟上水,将近一半在瑞安。

  巴西瑞安商会秘书长葛海勇正好返乡亲历了这一盛景。“可能有10万人全情投入,几百条船竞渡,好震撼。这三艘龙舟万里迢迢来到巴西,一定会点燃旅巴侨胞的血脉。”

  “习近平主席发表的新年贺词为我们带来温暖的力量。”德国欧洲新传媒集团总编辑范轩对本报记者表示,新年贺词让海外侨胞骄傲自豪,对未来信心满满。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1/13/2378734312644985249.jpg" alt="" />

  <strong>党的二十大代表、冬奥冠军武大靖——</strong>

  <strong>心心相融,杭州亚运“虽迟但到”</strong>

  虽然整个转会过程和手续仍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当中,但C罗登陆中东联赛一事已经成为定局,也就是说,他即将成为亚洲足球赛场上最大牌的球星。之前虽然也有一些成名的欧洲或者南美球员在生涯暮年来到卡塔尔或者沙特联赛淘金,但他们相较于C罗来说,无论从名气还是个人成就,都是小巫见大巫了。那么他真的能在这里成功吗?

  昆明斗南拥有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鲜切花交易中心,是中国乃至亚洲鲜切花价格的“风向标”。这里的花卉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市场上流通的每10枝鲜花中有7枝来自这里。

张孟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