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关发布36项新措施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来源: 雷科技
2024-06-21 05:15:41

  中新社上海6月20日电 (记者 姜煜)上海海关2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2024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36项措施》。

  上海海关连续多年开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已落实近百条改革举措,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如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模式备案无纸化率100%、率先实施进口机动车辆“两证合一”等,为上海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贡献力量。

  今年上海海关推出的36项措施,围绕业务办理更便利、企业服务更贴心、产业赋能更精准、业态培育更多元、监管服务更智能、关企沟通更顺畅6个方面,着力进一步提升海关监管服务效能和企业获得感。其中,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开展远程监管试点、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等具体措施,受到相关行业的广泛关注。

  上海市报关协会会长肖健预期,今年的36项措施落地后 ,企业通关流程将更方便、通畅,通关效率也大幅度提高。

  开展票据信用评级与大公国际的发展理念方向一致。作为央企控股的评级机构,大公国际致力于推动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及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统一大市场的构建,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帮助企业防范风险等方面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广州1月13日电 (记者 王坚 邓媛雯)从中国客运码头出发的高速双体客轮“钰珠湖”轮于13日9时30分缓缓靠泊广州南沙客运港口岸码头。13日10时,“中山6”号客轮从中山港客运码头起航,驶往香港。

  文件同时指出,目前从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流出的河水矿化程度较高,仅满足40项水质指标限值要求的一半。(完)

  沪港科创合作如何再上新台阶?梁洁芹建议,进一步完善科创合作机制,在现有的沪港合作机制下,设立“沪港科创合作专班”,开展常态化的直接筹划、对话和沟通;深化两地高校科创合作,更好利用香港大学的科研优势和上海高校的资源优势,推动更多沪港高校通过建立科创相关专业“双学位”项目的方式,让更多符合资格的内地大学生有机会到香港或海外的大学进修和交流,同时推动更多香港高校在上海建立科研中心。

  在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总建筑面积约39.2万平方米的世界级硅基制造业中心新型显示产业园正加速建设,助力这一内陆地区的硅基产业集聚发展,让一块块先进的玻璃从这座小城走向世界。

  2021年4月,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核污水经过滤并稀释后排放入海,但该决定遭到国际社会广泛质疑和反对,在日本国内也引发强烈担忧。

洪淑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