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AI带来网络安全风险 专家建言“用魔法打败魔法”

来源: 安徽网
2024-06-06 04:02:35

  在5日举行的2024北京网络安全大会上,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表示,人工智能是先进生产力,但远未成熟,存在技术瓶颈和社会忧虑。

  他认为,人工智能的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工智能技术存在弱点和不足,而不是过于强大,需靠发展创新去解决;另一方面,是使用者对人工智能的滥用和恶意使用,以及依赖而非驾驭人工智能。

  巴基斯坦NCERT主席阿巴斯·海德 尔说,大型语言模型(LLM)正在彻底改变网络安全形势,AI在网络安全领域带来的既有挑战,也有机遇。例如,网络罪犯会使用AI生成具有强欺骗性的网络仿冒邮件,但企业也可以用AI完成威胁检测和事件响应、处置。

  根据奇安信发布的《2024人工智能安全报告》,AI既放大现有网络安全威胁,又引入了新型威胁,引发网络安全事件指数级增长。其中,2023年基于AI的深度伪造欺诈暴增3000%,基于AI的钓鱼邮件数量增长了1000%。

  在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副局长王营康看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攻击者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网络攻击和网络钓鱼工具等,网络安全从人人对抗、人机对抗逐渐向基于人工智能的攻防对抗演化。

  当前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广泛应用于社会民生领域。龚克呼吁推进AI与网络安全融合创新。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了网络安全技术的创新。例如,基于深度学习的恶意软件检测、用户行为分析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特性又可以大大提高网络安全管理效率。通过自动化检测、响应和风险评估等流程,可以更快地应对网络威胁。

  AI大模型能否解决问题?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说,AI大模型不是万能钥匙。做好“AI驱动安全”至少需要具备三大条件:其一,高质量的训练数据;其二,纵深防御的内生安全体系;其三,设备、体系具有统一的输入输出标准。

  目前,AI驱动安全成效初显。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信息师王继业介绍,国家电网依托大数据平台,加强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的融合,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风险异常检测方法,开展网络安全关联分析、事件处置和调查溯源,强化网络安全威胁监测和应急处置,实现网络安全事件的智能响应、联动防御。

  在技术之外,与会者呼吁进一步提高对网络安全态势的重视,强化体系化安全能力建设。“数据安全是人工智能安全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友谊促进会理事长、国家网信办原副主任陈智敏认为,要从网络安全保卫向数据安全保卫的工作模式拓展,为构建与数字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奠定基础。

  4、《抢单、出货,外贸企业忙得欢》

  生产天然甜味剂罗汉果苷和甜菊糖苷的莱茵生物,2022年预计实现盈利1.8亿元至2.1亿元,同比增长50%至80%,其中天然甜味剂业务的营业收入预计同比增长40%以上。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2月10日电(记者 卞立群)新赛季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开赛时间日益临近,眼下联赛俱乐部准入、球员转会、报名等一系列备战工作迫在眉睫。在9日召开的2023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媒体沟通会上,中足联筹备组宣布了新赛季主要政策。

  2、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促进城乡经济循环更畅通,要充分发挥乡村作为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的重要作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城乡经济联系,其中加快激活农村市场、释放农民消费潜力意义重大。专家测算,随着农村消费加快升级,预计每年可新增2万亿元左右的消费需求。让广大农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重要的前提就是要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更充盈。

  <strong>组织“枪手”远程替考 承诺考试“包过” 培训档案材料造假</strong>

杨升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