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带一路”倡议看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职教出海 未来可期

来源: 格隆汇
2024-06-13 15:44:37

  中新网保定12月20日电 (崔涛 陈建新 吕子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于老挝的职业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在职业教育等方面开展了合作。”老挝教育与体育部副部长苏里乌冬·孙达拉说。

  由中华职业教育社牵头主办的“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论坛12月20日至21日在河北省保定市和雄安新区举办,来自27个国家的政府官员、部分驻华使领馆人员及中外院校、企业代表等500余人参会。论坛中,众多业内人士围绕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与前景等话题交流探讨。

  “由于中老铁路开通,我们有了更多机会获得世界关注,与此同时,中方援建的老挝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已经成功移交,我们也能更好地向中国专家学习职业教育方面新的知识与思路。”谈及职业教育的发展,苏里乌冬·孙达拉特意提到了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 出10周年,越来越多的中国职业院校和中国教育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国际化合作。数据显示,中国职业院校与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稳定联系,400余所中职院校和国外办学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全日制来华留学生规模达到1.7万人,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中文+职业教育”特色项目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白继中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表示,他们已经在亚美尼亚、菲律宾等国家开展了境外办学项目,包括校企境外项目共建基地、校企实习基地和拟建中文工坊等,受到当地民众欢迎。

  “在‘职教出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发展中国家对于水利工程技术和人才需求量很大,而中国有丰富的技术和人才储备,未来前景可期。”白继中说。

  保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姚义纯向记者介绍了全球技能学院项目,“今年5月,我们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技能学院、中国匠谷国际产教联盟等相关项目的开展。”

  姚义纯表示,全球技能学院将探索建立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制度以及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评价体系,开展全球性的应用型人才学习、交流与合作。同时,联合“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跨国企业,打造特色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服务模式,助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青年就业能力提升。

  与此同时,一些海外人士纷纷看好所在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开展职业教育合作的前景。

  乍得职业培训、小手工业与小额信贷部副部长姆拜罗·托格-纳耶·拉马吉表示,近年来,中国通过援建职业技术学校或职业培训中心、设立鲁班工坊、提供职业教育培训援助等方式,帮助乍得逐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激活职业教育市场,培养了众多青年技术人才,助力乍得将人口红利转化为发展优势。

  世界技能发展联盟主席奥斯卡·普拉特·范·蒂尔说,中国大力支持教育对外开放,而欧洲对于很多领域与中国开展合作也是非常期待的,尤其是在中餐、可再生能源、农业、电子电气、食品技术、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向。

  “联盟致力于搭建职业教育的平台和中欧之间的沟通桥梁,目前已帮助中国职业院校对接了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土耳其等13个国家的资源,未来我们也将继续推动中欧职业技能教育的发展与合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助力。”奥斯卡·普拉特·范·蒂尔说。(完)

  相比盛行已久的太极拳、五禽戏等,八段锦属于入门功法,完整跟练后不会汗流浃背。时下,这种“温和进补”的轻量化运动在中国年轻人中间流行开来,甚至很多原本热衷“撸铁”的高强度运动爱好者,也被“拿捏”转移了阵地。

  在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这一“稻米之乡”,小站稻品种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被进一步挖掘。秋收时节游客纷纷前来“打卡”直播、记录美景,进一步带动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

  执“自豪”之笔,书写无与伦比的“中国精彩”。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时间的如椽巨笔绘就令人惊叹的壮美画卷。仰望星空,“问天”引弓满弦,“梦天”如期“梦圆”,中国航天在探索浩瀚宇宙新征程上跑出“加速度”;俯瞰大地,“沙漠铁路”通车运营,神州大地涌现更多中国创造、中国建造;感触“大国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跑出“加速度”、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一幕幕生动的图景成为创作“五个一百”的灵感源泉。围绕新时代新景象,“五个一百”活动以精品佳作再现一个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中国,以指尖的跳动唤醒中华儿女心中的正能量,激起奋斗不息的强大动能,创造更加灿烂的美好明天。

  宁波市政协委员、宁海县第一注塑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鲍薇于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该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配套基础扎实,产品涵盖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但仍存在着零部件企业链主地位不强等问题,“缺少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和系统总成企业等链主企业,区域整零协同水平有待提升。”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土积极开展疫苗合作,充分体现了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合作理念。

  该评选始于2014年,由体育产业内容提供商“体育大生意”首创发起。第九届年度评选自2022年11月10日启动以来,得到行业同仁积极关注和踊跃参评。在为期一个月的案例征集过程中,近350个机构申报了超600份参评案例。

周文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