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些高考骗局 查询招生信息认准“官网”标识

来源: 人民网
2024-06-11 05:19:03

近日,各种以高考为由 的诈骗

层出不穷

公安机关提示考生和家长们

谨防上当受骗

  朋友圈有人“捡到准考证”?

  当心!此类消息是骗局

  据公安部网安局通报,近日有人在微信朋友圈声称捡到了高考准考证,请求紧急转发以便考生找回。实际上此类信息是每年都会出现的谣言,请广大网友停止转发此类信息。这其实都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助高考设下的一个骗局,以捡到准考证为由引起公众关注,吸引流量或者伺机诈骗。

  公安机关提示:如果真的捡到了准考证,最恰当的做法是立即与公安机关或考生所在考点学校取得联系,而不是在网上公开传播。另外,如果看到此类信息的网友,未经核实的情况下不转发、不跟帖、不评论,不拨打相关联系电话,谨防上当受骗。

  注意!这些骗局与高考相关

  在高考结束后的招生录取期间,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打着各种幌子,进行以谋取钱财等为目的的招生诈骗活动。广大考生和家长们要提高防范意识,注意识别相关诈骗伎俩。

  1提前查分骗局

  高考结束后,不法分子会利用部分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心态,通过群发诈骗短信,谎称有“特殊渠道”可以提前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查询分数”的网址链接。如果在其中输入身份信息、银行账户信息以及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后,银行卡的钱财就有可能被不法分子转走。

  另外,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会直接开价,要求支付“查询费”等费用,待收到转账后便会直接将考生或家长拉黑。

  公安机关提示:高考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陌生短信、邮件中来历不明的网址链接,更不能随意在陌生网址上填写个人信息、银行卡账号信息以及短信验证码信息,谨防被骗!

  2“特殊渠道”入学骗局

  “特殊渠道”入学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不法分子对考生及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以让考生获得内部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和家长的钱财。

  公安机关提示: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特殊渠道”入学,都是诈骗!

  3伪造录取通知书骗局

  不法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或者发送相关的录取短信,让考生将学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

  公安机关提示: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一定要有鉴别真伪的意识。要通过官网认证的链接或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网址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4虚假申领“助学金”骗局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考生相关信息后,冒充高校老师或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谎称可以对困难考生或者成绩优异的考生提前申请或发放助学金、奖学金,同时以“再不领就过期”的名义,要求提前支付“手续费”“报名费”等费用从而实施诈骗。

  公安机关提示:如果考生及家长接到自称是高校、教育、财政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声称要发放“国家助学金”“助学扶助款”的,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及时通过官方渠道向高校、教育等部门核实信息真伪,请勿盲目轻信。

  5“混淆假冒高校信息”骗局

  近年来,出现个别地区和学校的招生部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被一些个人和机构提前抢注。不法分子假冒高校、官方招生机构、学校网站或学校公众账号编造散布虚假信息,迷惑考生和家长,严重扰乱考试招生秩序。

  不止中游核酸检测试剂盒生产企业掘金抗原检测,部分核酸检测机构的原材料供应商也切入这一赛道。伯杰医疗的原材料供应商诺唯赞在投资者问答表中表示,公司生产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在2022年半年实现超1亿人份以上的销售,实现销售额6.83亿元。

  在全球总体和平的年代,人民币要取代美元更加有赖于中国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尤其表现在争取货币盟友和创设国际货币制度和区域货币金融规范等方面。当然,突破点会落在特定国家上。比如,伊朗从2006年开始不断减少美元在石油出口支付中的地位,以此表达对美元地位的反对,近年中伊以人民币结算石油贸易上实现了诸多突破。

  公开资料显示,高卫东出生于1972年11月,河南邓州人,曾在贵阳市工作多年,2017年2月转任贵州省交通厅党委书记、副厅长,2018年1月接任厅长。2020年3月任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一些博彩公司,开出的玩法更是多种多样,有些甚至超出常人思维。比如,因为乌拉圭球星苏亚雷斯有过“球场咬人”的前科,2014年巴西世界杯前夕,瑞典有一家博彩公司对苏亚雷斯是否会在世界杯上咬人开出了赌盘,而且赔率高达175倍。

  该客服称,印度版辉瑞奈玛特韦适合12岁以上、孕妇除外的人群。但肾功能或肝功能非常差的人士不适合服用,副作用包括肚泻、轻微的血压高或肌肉痛。有基础病需咨询医生。该药目前是预售状态,预计25天左右能送到。

  山东提出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其目标是:到2025年,力争打造形成6个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0个以上在全国竞争力领先的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李开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