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深化临床医学院改革 打造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来源: 安徽网
2024-06-16 07:57:03

  中新网上海6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14日获悉,在上海出席以“医学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为主题的研讨会的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指出,中国要以更大力度推进整合式教育教学改革,以更大力度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医学教育,以更大力度加快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更大力度建设医学教育领域三大重要战略支点。

  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下称:复旦上医)纳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托管(以下简称“三方共建托管”)五周年之际,以“医学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为主题的研讨会13日举行。复旦大学中山临床医学院、华山临床医学院同期正式揭牌。

  据悉,中国医学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多方协同,取得了重要成绩,确定了医学教育“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的新定位、“道术、仁术、技术、学术、艺术”的人才培养新标准和以“‘5+3’为主体,‘3+2’为补充”的教育体系。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司副司长陈昕煜希望持续深化委市合作机制,进一步支持在沪委属委管医院建设,加强康复、重症、急救、感染等紧缺学科人才培养。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解冬表示,5年来,复旦上医在重大疾病诊治和前沿科学研究上产出一批重大成果,希望复旦上医深入总结三方共建托管五年多来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深化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临床医学院改革是复旦上医加快落实三方共建托管改革要求的一项重点任务,也是聚焦医学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的一项有力举措。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金力表示,复旦上医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动医科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事实上,复旦上医历史上曾有过中山、华山等临床医学院。但此次改革既不是其他学校模式的翻版,也不是过去模式的再版,而在学习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力求体现新的时代特点和复旦大学特色。面向未来,复旦上医将致力培养“干细胞式”的医学人才,打造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让培养出的医学生像干细胞那样具有多学科基础、多方面潜力和高素质潜能,成长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民众健康守护者和能够解决健康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应对重大疾病防控挑战的未来医学领军人才。

  据悉,两个新的临床医学院作为复旦大学的二级学院,承担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复旦大学将持续创新“学校—医学院—临床医学院”的医学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教研医协同机制。

  本次改革尝试建立一支深刻理解医学人才培养内涵、掌握现代医学教育方法、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职教师队伍,以更大的热情潜心研究教育规律、磨炼教学艺术,把精湛的医术倾心传授给医学生。

  据悉,两家临床医学院的学生都能同等享受到复旦大学各附属医院、各学科的优质资源,同时得到来自学校所有附属医院大牌专家的悉心授课,并在各家医院顶尖科室实习轮转。(完)

  如浙江法院争取最高人民法院支持,对涉盾安集团特大债务风险系列案实行集中管辖,统一法律适用、统一资产处置,一揽子化解债务350亿元,尽可能确保员工不失业、生产不停顿、企业不倒闭。

  剪窗花、贴窗花也是小年较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和合二仙等等。

  在浙江,企业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后,如果自愿认罪认罚,开展合规建设,经考察合格,视情予以不起诉或在起诉后建议法院从轻、减轻处罚以及建议行政机关减免行政处罚。这是浙江检察机关探索推进的涉案企业合规改革。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应妮)由中国外文局指导,中国翻译协会支持,外文出版社、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主办的主题为“融通中外译介中国”的对外翻译与传播座谈会暨“译中国”文库首批图书发布仪式在京举办。

  “我们在过年期间确实会有提价,以店里最贵的一款上下睫毛套组为例,1月7日到1月21日这段高峰时间的价格为489元,1月21日到2月5日的价格就会降到299元。”辛女士说,但店里很早就在公众号、会员群等说明了价格变动,顾客们可以自行选择。

  在创新方面,尹正表示,中国拥有良好的创新环境、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生态伙伴资源,中国产业的领先发展也创造了更多先进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和需求。这些因素都吸引我们在中国持续投入创新研发,并与更多生态伙伴加强协作,联合孵化创新。尹正说,未来,施耐德将在中国继续扩大生产投资和研发投入,“研发创新不仅使我们保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也促使我们向全球市场输出更多中国智慧。”

黄郁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