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科学“翻译官”:探索科学与艺术融合之美

来源: 股城网
2024-06-24 05:29:28

  中新网合肥3月23日电 题:“Z世代”科学“翻译官”:探索科学与艺术融合之美

  中新网记者 张俊

  “人造太阳”、先进光源、量子计算机……在安徽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研究生杨远帆和他的团队,正致力于将科学原理和重大科学成果通过可视化技术呈现给公众,让科学之美得以广泛传播。

  杨远帆的“可视科学” 团队成立于2022年,最初起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内双创赛道,团队平均年龄仅为24岁。他们的目标是成为科学的“翻译官”,通过影像技术,引领观众用全新的视角去认识科学实验室,感受科学的温

  “当时我们在校内的时候接触了很多顶尖的科学家,发现他们都有很棒的科学故事,我们就在想能不能来做帮他们讲科学故事的人,来做科学的‘翻译官’。”杨远帆表示,他们希望能成为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帮助科学家讲述他们的科学故事。

  杨远帆团队做的第一个可视化科学项目是子午工程二期的“阵列式大口径激光雷达”。这个项目不仅技术上要求高,而且在理解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方面也面临挑战。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团队组建了一个由多个领域专家组成的科学顾问团,以确保他们能够准确传达科学原理和成果。

  “我们本身追求的是科学跟艺术极致的结合,因为我是相信这个科学它是很美的,怎么把这样的科学之美给它体现出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杨远帆介绍,他们团队成员背景多元,一半来自理工科专业,另一半来自艺术类院校,这体现了他们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理念。

  杨远帆认为,科学可视化是一个广泛的定义,包括所有能将科学成果呈现出来的方式。“可视科学”团队不仅制作科学动画,还探索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以及使用AI生成内容(AIGC)来加速科学可视化产品的生产,让科学原理和技术成果可以变得更加可知可感,甚至可触可解。

  目前,杨远帆和团队仍在继续他们的科学传播之旅,为合肥的科技创新增添传播力量。“我们现在也在围绕着合肥的大科学装置在做一些可视化方面的工作,因为现在合肥已经建成运行的有4座大科学装置,另外还有9座在建。”杨远帆表示,未来期望来围绕合肥的大科学装置,来帮助合肥的大科学装置进行成果的展示和宣传。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科学领域中最懂艺术的,以及艺术领域中最懂科学的团队。”杨远帆介绍,团队在校内外举办的科学主题艺术展,也是为了通过科学可视化,让科学以美丽的方式被更多人看见和理解。

  杨远帆表示,“可视科学”的愿景是讲好中国的科学故事,将中国最前沿的科学成果展现给世界。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之美能够在更广泛的领域和人群中传播,激发人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欣赏。(完)

  当天,在上海工作的“85后”沈阳人吴洋也回到家乡携家人赶蒲河大集。吴洋感慨道:“无论城市发展多么迅速,变化多么大,属于童年的原汁原味的记忆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第六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将“卧虎藏龙东西方交流贡献荣誉”授予余力为,以表彰其二十多年来对华语电影走向世界作出的贡献。作为摄影师,余力为曾与贾樟柯、许鞍华、王家卫、娄烨、张扬等多位导演合作,其创作的影片多次入围国际电影节。

  当记者问到为什么拜登的私人律师要参与清理他在华盛顿的私人办公室时,萨姆斯指出,考虑到办公室主人的身份,这项工作也就变得很敏感。他说,“我认为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这些都是个人资料。让他信任的助手清理办公室,我认为这是不言自明的。”

  “特别是三江源国家公园面积很大,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是我们关注的重点。”18日,青海省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洪伦在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时说,在全球、全国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体趋势下,青海省应把握好中国“国家公园省”的优势,持续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

  据悉,1月18日是2023年春运第12天,长三角铁路部门当日计划增开旅客列车262列(其中长途直通旅客列车151列,短途管内旅客列车111列),对245列动车组列车进行重联运行。在距离春节还有4天之际,长三角铁路迎来管内短途客流高峰,当天增开的短途管内列车较16日增加64列,主要方向有上海至安庆、池州、徐州、合肥、六安、淮南、淮北等,杭州至南京、淮北、阜阳等,合肥至安庆、黄山、蚌埠等,南京至芜湖、安庆、南通等,以满足短途管内客流快速增长的运力需要。

  庄国泰生于1962年,福建泉州人,中共党员,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大气物理学专业硕士,1983年参加工作,现任甘肃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蔡淑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