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麦收面积达1.2亿亩 黄淮海夏粮主产区进入收获高峰

来源: 一点资讯
2024-06-04 03:17:42

  人民网北京6月2日电 (记者李栋)眼下,夏粮主产区小麦收获进度加快。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当前全国麦收达1.2亿亩,进度过三成半,黄淮海夏粮主产区已进入收获高峰。

  分地区来看,湖北麦收已经结束,四川正在扫尾。目前,收获重点地区已经北移到黄淮海麦区的安徽、河南、江苏。

  麦熟一晌,贵在争抢。当前,安徽省4300多万亩小麦已全面开镰收割。截至5月28日16时,已收获小麦面积达1040.1万亩,进度为24.1%。

  在江苏,小麦在田面积近3600万亩,预计6月中旬进入收获尾声。“今年小麦总体长势较好,呈现增产趋势。”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巫建华介绍,目前,已调配各类联合收割机、烘干机等15万台(套)。在麦收保障服务方面,提早做好准备应急救灾工作,省市县乡镇均设置机收保障热线电话,通过完善四级农机应急作业服务体系,确保成熟一块收获一块。

  中原熟,天下足。时下,河南8500多万亩小麦进入收获高峰期。5月31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数据显示,该省连续3天小麦日均收获面积700万亩以上。截至31日当天,已收获小麦 4814.1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56.5%,“三夏”麦收掀起高潮。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三夏”期间,全国各地预计投入各类农机具超1650万台(套),压茬推进夏收、夏种和夏管机械化作业,其中联合收割机60多万台,参与跨区作业农机达到20万台以上,可以保障“三夏”正常作业需求。

  天气条件对麦收进度影响显著。“农业农村部组织各地积极应对短时降水天气影响,加强跨区机收组织调度,确保农机运输通行顺畅,抢抓农时加快麦收进度,保障及时烘干晾晒。”该负责人说,目前,黄淮海麦收8省已建设区域农业应急救灾中心1090多家,储备了一批移动式烘干机、履带式收获机等应急作业机具,全力以赴夺取夏粮丰收。

  为保护好珍贵的高寒湿地和青藏高原独特的生态景观,青海构建湿地分级保护管理体系,严格湿地资源监管体系,推进湿地保护修复体系,完善湿地监测评价体系,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湖南召开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启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在全省中小学开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专题课程;获评全国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6个。

  春节假期虽已结束,旅游消费热度不减。目前,一些热门旅游目的地的机票、酒店等产品价格下降,热门旅游景区客流量较春节假期明显减少,且部分景区门票优惠政策仍在有效期内,令不少游客选择错峰出游。此外,人们旅游消费热情上涨,已有游客着手规划“五一”小长假的出行。

  <strong>欧洲多国面临教师短缺问题</strong>

  在艾尔霍巴特村,像艾莎一样受益于旅游业发展的村民还有很多,他们或从事纺织、制陶等工作,或在酒店、餐厅工作。“村民共同参与是这个小村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旅居当地的西班牙人马丁内斯认为,当地的特色传统文化吸引了许多外国游客,推动旅游业蓬勃发展,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改善。与此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近年来,数字化监测水平的提升,为青海物种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效手段。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对省内典型区域的生态类型、自然景观及野生动物等进行“远距离、大范围、全方位”实时高清视频观测。

叶秋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