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A供需报告分析:巴西大豆产量调低100万吨,美国压榨下调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6-13 10:22:52

  来源:中华粮网

  美国大豆期末库存上调,因压榨下调

  美国农业部预测2024/25年度美国大豆产量达到44.50亿蒲,平均单产为52.0蒲/英亩,均和上月预测持平。如果产量预测成为现实,将比上年产量41.65亿蒲提高2.85亿蒲或6.84%,仅略低于2020/21年度的历史最高纪录44.65亿蒲。

  2024/25美国大豆期末库存预计提高到4.55亿蒲,高于上月预测的4.45亿蒲,这是因为2023/24年度的期末库存从3.40亿蒲调高到3.50亿蒲,以反映压榨调低到22.9亿蒲(上月预测23亿蒲)。

  2024/25年度美国大豆期末库存用量比为10.43%,高于上月的10.21%,显著高于上年的8.53%,也高于过去10年均值9.05%,创下2019/20年度以来的最高值。

  由于供应形势充足,美国农业部预测2024/25年度美国大豆年度农场均价将会跌至11.20美元/蒲,较2023/24年度的预期均价12.55美元/蒲下跌10.76个百分点。

  2024/25年度 全球大豆供需数据

  2024/25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计为创纪录的4.2226亿吨,和上月预测持平,同比提高2,500多万吨或6.38%;大豆压榨量预计为创纪录的3.4578亿吨,略低于上月预测的3.4587亿吨,同比提高1,600万吨或4.85%;期末库存预计为创纪录的1.279亿吨,低于上月预测的1.285亿吨,但是仍然同比提高1,683万吨或15.15%。期末库存用量比将会高达21.98%,低于上月预测的22.08%,但是高于上年的19.98%,创下六年最高值,也高于10年均值。这意味着下一年度全球大豆供应形势宽松,当然这是非常初步的预测,具体还取决于美国春播进展以及夏季生长季节的天气,也取决于三个月后才开始播种的南美大豆的产量前景。今年晚些时候可能出现拉尼娜天气,也是影响全球大豆产量前景的主要变数。

  2023/24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下调,因巴西产量下调100万吨

  本月美国农业部将2023/24年度全球大豆产量调低到3.9591亿吨,低于上月预测的3.9695亿吨,期末库存也调低到1.1107亿吨,低于上月预测的1.1178亿吨。

  本月将巴西大豆产量调低100万吨至1.53亿吨;压榨维持不变,仍为5400万吨;出口也维持不变,仍为1.02亿吨。

  阿根廷大豆供需数据维持不变,产量5000万吨,压榨3550万吨,出口量460万吨。

  本月维持中国大豆供需不变,产量2084万吨,压榨9900万吨;进口1.05亿吨。

  博易大师

责任编辑:赵思远

  基地成立了产业发展研究院,超前谋划新型疫苗、细胞和基因、小核酸等前瞻性产业布局,快速抢占产业前沿赛道。今年先后开展与中检院生物所细胞室的合作,举办“核酸药物和疫苗关键技术与产业发展”院士专家大讲堂,出台《医药基地促进生命健康产业支持办法(试行)》、《支持核酸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筹备细胞基因产业园、北京国际核酸制药产业园,落地8家细胞和基因头部企业,吸引9家小核酸行业领军企业揭榜挂帅。

  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中国将新冠重点人群分为三类,即重点人群(高风险)、次重点人群(中风险)、一般人群(低风险),分别以红、黄、绿色进行标记。颜色不同,医疗服务亦有区分。

  据悉,西安市完善西安港硬件设施,加快建设西安国际港集结能力再提升项目和三线束及配套项目,引进了中远海、中林、山东港、五矿、陕林、陕投等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建设了集集装箱运输、冷链物流、期货交割、大宗商品、整车运输等功能于一体的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港口功能区。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5日电 题: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菲经贸合作纽带越系越牢

  <strong>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 许文波:</strong>国际上,由于XBB.1.5有较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引起国际关注。我们还是以美国为例,目前在美国部分州XBB.1.5流行优势增强,成为新冠感染者的优势流行株。但美国CDC(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近几个月的监测数据证实,近几周XBB系列变异株占比增加期间,新冠感染者报告数、住院病例数、死亡病例数并没有出现显著增高。所以在美国XBB.1.5引起的再感染比率,还需要进一步动态观察。而我国目前本土流行的绝对优势毒株是BA.5.2和BF.7,个体在感染BA.5.2或BF.7后产生的中和抗体,在短期3个月内会维持相对较高水平,预期对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分支有较好的交叉保护作用,包括XBB。我国短期3个月内,由XBB系列变异株包括XBB.1.5,引发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极低。

  今年春运正逢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交通安全形势严峻复杂。跨区域出行和公路客货运输限制全面取消,春运道路交通出行将呈现阶段性高位运行、节前节后短时集中、潮汐式时空分布等特点。综合客货运流量、交通出行特征、气象预测等情况分析,2023年春运道路交通安全将面临五类风险。

赖政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