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科技将谱出怎样的“交响曲”?中国科技馆推出沉浸式体验展

来源: 中青网
2024-06-23 16:09:06

  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记者 孙自法)众所周知,艺术是浪漫和感性的,科技则是严谨和理性的,当两者以音乐为媒融合在一起,将谱出和奏响怎样的交响曲?在中国科技馆最新推出的“音乐秘境——沉浸式音乐科技体验展”上,观众或许能找到答案。

  该展览立足于揭示“音乐·人·科技”的相互关系,围绕“音乐如何起源发展”“音乐如何更加美妙”“音乐如何更多可能”“音乐如何创造未来”4个问题,设置“中西古乐坊”“音创实验室”“爱乐俱乐部”“未来音乐厅”4个展区,通过10余个沉浸式空间以及46件互动展品和艺术装置,让观众深入了解音乐背后的科学知识,探索音乐对人的心理及大脑的影响,引导观众在全方位、多感官体验中感受音乐与科技的融合之美。

  “中西古乐坊”通过对古代中西方 的乐器、乐律与乐谱的展示,讲述人类音乐的起源与发展。在这里,观众可以看到中西方的各种古老乐器,聆听它们穿越时空的清音。其中,欣赏一场汉代的宫廷乐队合奏,可在“金声玉振”中感受古老的中华礼乐文明。

  “音创实验室”通过丰富的互动方式,深入浅出揭示乐器的发声原理和乐音的奥秘,并以生动事例讲述科技如何推动乐器的改良与创新、如何拓宽音乐的表达形式。进入沉浸式数字体验空间,观众可感受音乐和数字影像的双重震撼,获得全新视听体验。

  “爱乐俱乐部”展区设计多种交互形式,观众可通过视、听、触、嗅等多感官体验,看到音乐的色彩、闻到音乐的气味,还可戴上虚拟现实(VR)设备,观看艺术家在不同音乐中看到的幻境。

  “未来音乐厅”展区则从音乐可视化、体感音乐游戏、人工智能(AI)作曲、脑波音乐等方面,展示当代最新科技为音乐创造的无限可能。通过音乐可视化技术,将音乐转化为变幻的图像,让观众看到跳动的旋律跃然眼前;根据科研数据制作的“上帝粒子”音乐等,让观众欣赏到属于科学家的独特浪漫。

  据介绍,电子科技大学参展的作品脑电波协奏曲,让观众只需沉思默想即可创作出独特的脑波音乐。清华大学团队设计的“宇宙八音盒”艺术装置,让观众能够听见宇宙八方的音乐与地球音乐之间的同奏,实现“天地共鸣”。

  中国科技馆称,“音乐秘境——沉浸式音乐科技体验展”2023年11月7日起至2024年2月29日向公众开放,旨在带领观众走进音乐的秘境,了解音乐的发展历程,揭晓音乐背后的科技奥秘。(完)

  此前,阿东为吉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此番履新后,他成为继李云泽(现任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之后,第二位“70后”正部级干部。

  洪外长雷纳1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洪中两国12日将签署19项备忘录和合作文件,“这将反映出两国关系的积极进展与此次访问将达成的重要成果”。他证实,12日签署的文件中将包含一份有关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的备忘录,“我们认为,加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这一倡议是非常合宜的。”

  2022年11月,夜礼斌主动投案。其出生于1957年12月,云南永仁人,曾任楚雄州州长、省民政厅厅长、昭通市委书记、省政府党组成员等职,2014年5月任云南中烟董事长,2018年1月卸任,2021年2月退休。

  然而,对美国而言,这不仅没有为其带来任何实在的利益,还因为不专业且完全错误的处理方式饱受国内外批评。在这期间,由于台海局势的紧张升级,美方更加切实感受到两国发生军事对抗乃至冲突的巨大风险。而去年8月时任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台给两国关系带来的震荡余波还在,两国花费了很大力气才重回对话轨道,拜登政府非常清楚突发事件可能带来的巨大冲击,必须寻找机会稳定对华关系。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仪式上,丁肇中决定用中文演讲。他说,中国有一句古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由于这种思想,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都偏向于理论的研究,而避免实验工作。事实上,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是从实验产生的。

  “因‘全面二孩’政策所形成的入学高峰是个小高峰,这个小高峰与若干年前学位的高峰相比,依然是一个相对低的状态。但各地的情况确实也有很大差异,大城市肯定更加严峻一些,而中小城市,尤其是农村,近年来一直处在生源外溢的状态下,所以并没有形成太大的入学压力。”储朝晖分析。

黄秀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