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水塔”青海:生态环境状况持续稳定向好

来源: 潇湘名医
2024-06-14 08:25:42

  中新网西宁6月12日电 (刘红 孙睿)青海省生态环境厅12日对外表示,“中华水塔”青海省生态环境状况持续稳定向好。

  地处世界屋脊的青海省,平均海拔4058米,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北部横亘青、甘两省“生命之源”祁连山,东北部是中国内陆最大咸水湖青海湖,西部是中国“聚宝盆”柴达木盆地。

  据介绍,近年来,青海省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在较高水平上的改善。

  2023年,青海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6.6%,PM2.5平均浓度为18.7微克/立方米。35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100%,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0。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分别为100%、99.56%,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94.8%,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9.9%。生态环境总体安全,未发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和辐射安全事故。

  近年来,青海省全力推动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截至目前,5项典型案例整改和1192件信访举报件办理已取得明显进展。从严从实抓好第一、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2021年黄河警示片9项问题已完成整改,2022年警示片11项问题整改完成9项。省级例行督察问题整改完成率为82%。两轮黄河“体检”整改完成率分别为89%、67%。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发现问题全部完成整改。

  同时,青海省制定实施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总体规划,发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在即,协同推进青海湖国家公园与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创建。并制定实施巩固提升青海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美丽青海建设。成功申报湟水流域山水工程项目;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下降”;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完)

  外交的艺术,既在大格局的谋划,也在小细节的考量。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国为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发挥负责任大国应有的作用担当。

  欧渤芊表示,中韩友好根植于两国共同的文化基因中,根植于两国人民的心底。正是两国所拥有的共同文化价值和无数长期致力于中韩友好的各界人士,才使得经历30多年成长历程的中韩关系具有强劲韧性。展望未来,希望中韩双方友好人士以文集出版为契机,携手并进,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也为本地区和平发展繁荣注入更强动力。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对外开放正加速向纵深推进。“当时我正读大学,得知中国很多学校急需英语教师,就希望能在帮助中国学生的同时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五河县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据介绍,这次冬捕开网预计捕鲢鱼、鲫鱼、鲤鱼等多个品种的有机鱼总产量超过500万斤,渔民将捕获的鲜鱼远销到上海、浙江等地,赶在元旦春节前的市场上卖个好价钱。(完)

  手术成功了。

  “无砟道床施工过程中,面临隧道空间狭小,施工组织难度大,交叉干扰多,施工工效低,物资进场难等困难。”李开军说,为确保无砟道床施工进度,项目部采用8个作业面同时展开施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狠抓工序衔接,保证了工程安全质量达标。

黄允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