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题材纪录片:讲述中华文明的精彩故事

来源: 中青网
2024-06-25 04:23:57

  近年来,《何以中国》《又见三 星堆》《良渚》等一批考古题材纪录片集中涌现,从不同视角记录了考古发掘中的景观,用影像丰富着“何以中国”的深刻内涵。

  探寻文明起源

  考古题材纪录片以文物遗迹为起点,探寻文物背后隐藏的历史记忆。正在热播的《何以中国》以宏大的视野跨越时空,全面深入地讲述了中华大地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厘清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的基本脉络。《良渚》带领观众沉浸式探古寻今,为良渚文化的继承提供佐证和存像。在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陈立强看来:“从实证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的角度来说,这些纪录片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人类学价值。”

  展现奋斗精神

  百年来,一代代考古人于细微处见伟大,他们扎根田野、勇于奋进,从田野里逐渐拼接出一个远古的世界。以人为像,考古题材纪录片借助生活化的故事讲述,在探寻历史和文化传承中展现考古人的奋斗精神。

  田野之上,探方之中,考古发掘严谨而漫长。考古题材纪录片为观众讲述历史面貌的同时,也对考古人背后的精彩故事加以呈现,为这一类型的纪录片增添了鲜亮色彩。《大汶口》通过讲述考古工作者对大汶口遗址的发现、发掘,以及今天对大汶口文化研究、保护的故事,展现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又见三星堆》将视角对准发掘进程中的亮点、谜点、难点,展现出一代代中国考古人上下求索、寻根求真的人文精神。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梁君健说:“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将镜头对准发掘背后的考古工作者,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与真实的细节,探寻考古工作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义。”

  赓续中华文脉

  历时3年、累计行程4万多公里,抵达国内230多处遗址、博物馆、考古现场等,为观众呈现一场中华文明考古盛宴——《何以中国》是纪录片人用镜头赓续中华文脉,诠释“何以中国”的具体实践。

  让遗址苏醒,让文物说话。考古题材纪录片不断探寻着中华文明的记忆之魂与文化之根。《寻古中国》《大运河之歌》《看见纪南城》等纪录片深入挖掘百年考古成果,它们或见微知著,深入探索文物的文化底蕴;或多元融汇,系统展现时代变迁与文明图景。《何以中国》学术总制片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秦岭认为,新颖丰富的内容,别出心裁的表达,交织出考古题材纪录片丰富的叙事经纬,为赓续中华文脉注入新活力。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金瑞国表示:“我们想要探寻的是浸入血脉的中华文明特质和中华民族精神,从中找到我们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这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根源。”《寻古中国》中的考古工作者带领观众走进考古现场“寻根问源,叩问来处”,展现中华民族不断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大运河之歌》深入挖掘大运河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呈现出生生不息的中国文化面貌;《看见纪南城》从考古发现和时代背景等多重视角,解构纪南城的历史谜团和文化特点,呈现中华文明绵延连续的发展路径和璀璨版图……纪录片作为历史发展与文脉传承的镜像,通过追溯和叩问突出表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铺展出中华文明包罗万象的图景。

  (本报记者 牛梦笛 本报通讯员 孙小雪)

  除了北方部分地区,3月15日,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中东部等部分南方地区也出现了扬沙或浮尘天气,个别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的标准。

  再以债市监管为例。此前,中国企业债券发行审批实际上由3个部门负责: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负责监管短融、中票等债券;证监会负责公司债;国家发改委负责企业债。由于各部门工作重心、监管准则、发债主体条件不同,企业债和公司债发行体量远不如短融、中票等债券。本轮改革后,<strong>企业债券发行效率有望提升,推动债券融资规模扩大</strong>。

  华春莹补充称,“这只是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破坏中国主权与国家利益的冰山一角。几十年来,美国一直在全球范围内过度地暗中推行这种议程,包括针对中国的台湾、西藏和新疆”。她质问道,“这就是美国尊重其他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方式吗?”

  在日内瓦参会期间,王江发现,发达国家依然在会场上利用所谓的人权话题攻击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所谓“中国人权状况”边会是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框架下举办的,分裂分子在会上的言行有损联合国权威,而我们必须对反华分裂势力试图将一些国际机构和会议当成其传播谣言的平台保持警惕。朱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近年来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中方组织以及参加国际会议的频度有所减少,这给了一些反华组织造谣、传谣的机会。此次中方学者当场提出质疑显然让主办方“不太习惯”。

  1996年10月,皮贵怀被借调到贵州省委组织部工作。1997年1月开始,他正式任职贵州省委组织部,曾任贵州省委组织部干部三处副处长、五处副处长、五处处长、三处处长等职。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副主任医师郭鑫表示,妆字号产品只能外用涂抹。有些不良商家把它当作注射产品,注射到消费者面部之后,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比如面部皮肤的红肿、破溃、反复发炎,甚至无序生长、变形,美容不成,变成毁容。

许昌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