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件民族服饰亮相云南 展现穿在身上的史诗和故事

来源: 人民网
2024-06-14 05:03:57

  中新网昆明5月18日电 (罗婕)18日,《传统@现代——民族服饰之旧裳新尚》在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之际于云南省博物馆开展,来自中国40多个民族的400件(套)民族服 饰亮相云南,讲述穿在身上的史诗和故事,开启一场以传统启发时尚、以服饰承载文化的旅程。

  中国素有“衣冠上国”的美誉,丰富灿烂的服饰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互鉴融通的一大重要例证。本次展览由中国民族博物馆特别策划,已先后在银川、北京、南宁、杭州、南通等地巡展。

  展览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时间”通过服饰上体现的历史时间、自然时间和生命时间,见证时代流转,传递传统文化力量;第二单元“空间”重点展现服饰的形式、服饰与环境的关系;第三单元“工艺”集中展现当代工业时尚与传统服饰文化法则的碰撞交流;第四单元“交错”以关注民族服饰和民族工艺的设计师作品,寻找传统服饰走进当下的可能性。

  展览策展人、中国民族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罗攀介绍,此次展览以人类学的视角,从服饰切入,对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进行全新的解读与阐释,找到民族服饰超越时间、空间的价值。“云南民族文化丰富,在国际博物馆日通过民族服饰为主题的展览与当地民众对话,有着特别的意义。”

  在云南站,展览特别策划“回家”和“疗愈”两个主题,特邀出生在云南的设计师Demon(张婷)参展,通过服饰设计展现乡土情结与当代时尚的交融。“我以云南文山壮族亮布立领对襟女式上衣为原型,创造性使用人字纹皮革、清透薄纱与24味中草药立体珠绣制作三件同款斧型衣,以当代手法延续民族文化中经典智慧。”

  当日,因应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的主题,云南省博物馆与昆明市盘龙区明通小学、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官渡学校、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携手缔结馆校共建合约,将依托博物馆丰富的藏品资源、展览资源等,与学校开展深度合作,打造多样化的教育项目和课程体系。(完)

  “老人多大年纪?高烧多少度?老人行动可以吗,需不需要担架……”陈敏瑞问了几个问题,等待家属回答的同时,她的手一刻也没停,快速敲击键盘记下了信息:91岁、高烧38摄氏度以上、呼吸困难,已经卧床3个月、需要协助搬抬,位置在东城区和平里。

  (十六)加强水土保持考核。实行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及责任追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参考。对水土保持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

  “一般来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需要三倍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天数才能恢复到原来的运动状态。”市民唐先生是一个足球爱好者,“阳康”后因担心身体没有完全康复,正为何时能重返球场而发愁。他特意把指南中的内容摘出来与队友分享,“这次终于知道具体怎么做了”。

  新华网南京1月3日电 日前,中央对江苏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进行了调整。信长星同志任江苏省委委员、常委、书记。

  信任从何而来?必然源于真实场景的测试。国智长沙在国内首次推出一套基于危险场景和特殊气象环境的智能汽车测评体系,旨在对车辆在特殊气象环境下的危险场景中表现能力给出一个靠谱的评测结果,帮助车辆智能系统完成从感知智能到认识智能的自我完善提升,从而更进一步提升安全性。

  过去的2022年,对于整个美妆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日子不好过。

谈亭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