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戈壁勾勒“蓝色海洋” 青海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见闻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5-30 10:27:06

  中新网青海大柴旦5月1日电 题:在戈壁勾勒“蓝色海洋”青海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见闻

  作者 张添福 陈宗淇

  在寸草不生的戈壁荒原,如何用143万片光伏板,从“零”勾勒出一片巨大的“蓝色海洋”?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记者驱车赶赴中国四大盆地之一的柴达木盆地,走进国家第二批风光大基地重点项目——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建设一线。

  在戈壁荒原从“零” 建设大型风

  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是大型风光同场基地项目,包含30万千瓦风电工程和70万千瓦光伏工程。

  从青海省会西宁市驱车约600公里,抵达上述项目建设地点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委,这里便是无尽的戈壁荒原。

  上述项目海拔在2760米至3130米之间。国家能源集团海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对外介绍,该项目是中国国内在建海拔最高、容量最大的风光储互补项目。

  虽拥有成熟的新能源项目建设经验,但在戈壁荒原建设如此规模的大型风光同场基地,却绝非易事。

  没水、没电、没网——国家能源集团海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工程建设专责孙开山坦言,项目建设初期,就得在戈壁荒原上从“零”起步。

  “水是很宝贵的,无法就地打井,只能从近百公里外的城镇拉水,”孙开山苦笑道,“一吨水如果起初值5元,运到这里,每吨水的成本大概就能达到50元。”

  而相比生活用水,施工所需的淡水量亦是很庞大的数字,“但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只能从那么远的地方,一车一车拉淡水,坚决不能用咸水浇筑混凝土。”

  采访当日,风沙漫天。孙开山说,“虽然这边基本一天一场沙尘暴,甚至早上穿棉衣、中午穿短袖,但我们还是坚持按照既定建设规划进行建设,希望把这个项目打造成为青海新能源领域的项目标杆。”

  143万片光伏板勾勒“蓝色海洋”

  “过了‘五一’,我们的项目进度就将加快,那时,项目现场一星期一个样,今年年底计划全容量投产。”孙开山向记者介绍。

  该项目70万千瓦光伏工程,规划在总面积19016.20亩的土地上,搭建143万片光伏板。

  为此,国家能源集团海西光伏发电有限公司计划将143万片光伏板,分为108个方阵。届时,这处戈壁荒原上,将建起一座蔚为壮观的光伏“蓝色海洋”,并成为G315国道边的一处打卡点。

  而近50万个桩孔,则是支撑起这座光伏“蓝色海洋”的根基。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施工人员操作机械,很快就能完成一个深约1.85米的桩孔。

  “每一个桩孔都经过测量、定点后才动土。打完桩孔后,还要经过人工的复点,”现场负责复点工作的施工人员孔学康介绍,“一个桩孔通常要复点检查两遍。”

  手持测量仪器,孔学康和同伴每人每天测量大约1800个桩孔,“我们的工作不仅要测量孔的深度,还要测量孔的倾斜度。只有这些要求都达标,才能进行下一步浇桩、组装等工作。”

  “五一假期到了,但为了定时完成工期,我和工友们都商量好,要一口气干完这些活,再回家和家人团聚。”孔学康说。

  据悉,加上储能后,该项目在运行期25年内的总上网电量为5467817万千瓦时,平均年上网发电量为218713万千瓦时。那时,源自这里的绿色电能,将照亮更多地区。(完)

  人们甚至主动选择和机器对话,因为它思维简单、态度亲切,你可以不用成本,不用报以微笑和友善,就能获得信息、帮助,甚至陪伴。疫情期间,不少人被聊天机器人Replika治愈。2020年4月,50万人下载了Replika。

  韩国民间环保组织“环境运动联合”能源气候局局长安哉训指出,日本政府为了节省成本选择排海方案,该方案一旦实施将“覆水难收”,放射性物质将对环境产生长期影响。《韩国日报》报道称,日本福岛核电站储存的约130万吨核污染水只是“冰山一角”。核电站的废弃需要数十年,在这个过程中很有可能产生更多、更具污染性的放射性核污染水。日本如果开始排放,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持续有高毒性放射性核污染水流入大海,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无法预估的损失。

  近日,在WTA华欣站比赛中,29岁的朱琳在女单决赛中以2比0击败乌克兰选手特苏伦科,赢得个人职业生涯首个WTA巡回赛女单冠军。这也是朱琳继此前澳网公开赛打入16强后再次取得的突破。

  开年以来,随着各地加大投入,推进项目建设,经济回稳向好,也带动了银行信贷加速投放。多家银行的数据显示,一月份信贷投放增长创下近年同期新高。

  此外,明确权责界限。既要明白向谁负责,也要明确政商界限。而不管是约束权力,还是理清政商关系,都需要广泛、有效的外部监督,如社会监督、媒体监督等。惟其如此,才可能让心怀侥幸者懂得敬畏和戒惧,约束权力,而不是恣意作为,随随便便用权力换取利益。

  近年来,青海实施最严格保护,以制度体系的完善助力湿地保护修复。2017年开始,青海湖鸟岛、沙岛景区不再对外开放;2018年,黄河上游年保玉则景区永久关闭……如今,年保玉则景区原有旅游设施均已拆除,草甸复归天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鸟岛景区关闭后,鸟类繁衍生息复归安宁,种群数量不断提升。沙岛周边也逐步恢复水草丰茂的景象,实现绿进沙退。

林建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