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丨“要树立大食物观”

来源: 东方财富网
2024-06-15 15:09:25

  民以食为天。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什么是大食物观?

  在2022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

  在2022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进一步阐述:“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开,树立大食物观。‘吃饭’不仅仅是消费粮食,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样样都是美食。”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注重食物多样性和营养搭配。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每天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年原粮消费量由1978年的近248公斤下降到2022年的约130公斤。

  顺应食物消费结构变化,满足人民群众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的消费升级,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树立大食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习近平总书记的大食物观由来已久。

  “我在福建工作时,在山区干过,也在沿海干过。当时我就提出大食物观,肉、蛋、禽、奶、鱼、果、菌、茶……这些都是粮食啊。”“所以,我先后提出要建‘海上福州’和‘海上福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再到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大食物观的阐释不断丰富和发展,折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迁,指明下一步努力方向。

  大食物观,粮食是基础。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看得很重,“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

  经过艰苦努力,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安全保障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成绩来之不易,要继续巩固拓展,同时还要进一步“开源”。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现在讲粮食安全,实际上是食物安全。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 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这意味着,大食物观里有“系统观念”:大食物观把粮食安全的边界拓展至食物安全,同时系统地指明了“大食物”的来源。

  向森林要食物。在黑龙江伊春市友好林业局看蓝莓产业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林下经济一定要注意研究市场,突出多种经营。”

  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到广东东海岛上看海水养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我们国民的身体素质,把水产搞上去,把蛋白质搞上去很重要。”

  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在江西于都县看大棚蔬菜,习近平总书记握着乡亲们的手说:“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

  从东北林海到黄土高原,从秦巴山区到乌蒙山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大食物”,为的是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充足、更加丰富多样、营养健康的食物,为的是“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对大食物保供,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今后农产品保供,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对食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连用四个“最”:“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新征程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随着大食物观落地生根,人们的餐桌更丰富、更健康。

  策划:田俊荣 刘晓鹏 杨学博 姜赟

  统筹:李翔 余荣华 曹磊

  文字:施芳 顾仲阳

  视频:方梓祎

  海报:王宇峰

  校检:朱利 吴玥

  来源:人民日报

  2019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明确鼓励儿童用药的研制和创新,支持开发符合儿童生理特征的儿童用药新品种、剂型和规格,对儿童用药予以优先审评审批。

  从某种程度,每次变动带来的短暂回流显示了即使已经外出务工多年,农民工与他们所工作的城市联结依然松散,与家乡联结更加紧密,因此,一旦突发的变化来临,大部分农民工们所做的第一选择依然是:回家。

  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傅华对中新经纬解读道,由于奥密克戎致重症和死亡率非常低,如果当地已不把感染尤其是无症状感染作为管控人群,且强调居家自我隔离。那么,<strong>为了方便居民能自我判断是否感染新冠病毒,尤其是出现类似感冒症状,是否要到医院看病;或者要自我隔离,不传染给其他人,这个时候最好是用抗原来检测,如果阳性,再到医院做核酸进行确诊。</strong>

  作为广西一位负责农民工工作的政府人士,李泉(化名)长期接触大量前往广东务工的广西农民工。多方位提升不同年龄层农民工的技能素质,成为李泉近些年服务农民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尤伟琼说,由于是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承担学历教育职能,最初习惯用法学的思维理解纪检监察。法学实务课程不多,但纪检监察实务性又强。在此后调整培养方案时,逐步把法学课程设置得更适合纪检监察学,同时增加了大量实务性课程。

  最终的课程体系融合了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多学科,涵盖了纪检监察领域的党规和国法两大部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课程包括宪法、党内法规学、纪检监察概论4门专业类基础课,监察法、政治监督概论、法理学等17门专业核心课程,还设置了纪检监察谈话实务、纪检监察大数据分析等实践性课程。

杭翰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